广州地区的陈姓使如何来的
陈姓在宋朝为“第六大姓”,如今更堪称中国东南的“第一大姓”,在台湾、广东二省,陈姓约占人口的10%左右,为省内第一大姓。
据统计,目前陈坻后人约为40万,整个广东50%以上的陈姓人的祖先是陈祗,而广州、清远、从化等地的陈姓人士几乎全是陈坻的后代。
本报讯 (记者张强 通讯员林艳、肖伶、黄于穗)广州萝岗区莲塘村境内建祠时间与陈家祠十分接近的陈公祠将于下月进行保护性维修。鲜为人知的是,这座看似残陋的祠堂供奉的竟然是珠三角一带大部分陈姓人的祖先。
记者在莲塘村村委书记陈榆星的指引下,来到了位于村庄正中位置的陈公祠。据介绍,这座祠堂始建于清代光绪十八年(陈家祠建于光绪十六~光绪二十年),总面积为961.35米。
走进已显残陋的祠堂,三进三间的主祠肃立眼前,左右耳房各一间三进,庭院内有一口百年古井,祠堂左侧的一条“青云走廊”直通后院,青砖墙,上有卷耳,灰脊上雕有约40厘米高的精致灰雕,虾公梁上石狮托檐,前墙上方画有精美的水彩人物图案。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祠堂正上方的“善世堂”牌匾,匾文乃甲辰科进士陈之鼐手书,牌匾下是祖先的牌位。
陈榆星告诉记者,现在的陈公祠是莲塘村村民的活动中心。每到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和春节,村民们都会自发前去祠堂祭祖。祭祖,是很令村民自豪的事情,因为他们知道,广东陈姓的始祖卒于莲塘村、葬于莲塘村附近的枫下村。与名扬天下的、集岭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陈家祠相比,默默无闻的陈公祠更具宗法意义。
陈榆星帮记者找到了莲塘村79岁的“老史官”陈康寿,陈康寿从木柜里找出了一本保存完好的厚厚的家谱,他说:“我们的祖先是陈祗,陈祗是珠三角一带大部分姓陈人的祖先。”
据家谱记载,陈祗(1004~1066)是宋代江西人,字彦约,他同哥哥一道从珠玑巷入粤,曾任广东保昌(今南雄)教谕(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局长”),后任保昌县尉(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局长”),人称“保昌公”。他的三儿子到凤翔社(今在枫下村属地内)定居。陈坻退休后并未还乡,而到莲塘村养老,后葬于凤翔社。为缅怀先人,陈坻的后人为他修建了陈公墓。
在陈康寿和陈杰林两位老人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陈公墓。然而,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古墓前竟积满了黑色油污,墓碑上的铭文已被熏得模糊难辨。两位陈老痛心地告诉记者,这可能是一些捡垃圾的外来人口在墓前焚烧垃圾所导致的,他们希望有关部门保护这座“广东第一大姓”的祖先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