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六大(忘了几个)戒律是什么?
本人想知道和尚的一些戒律(无不敬之心),希望知道戒律的
参考答案:主要是在四根本戒:
一、淫戒,
二、盗戒:
三、杀人戒:
四、大妄语戒:
比丘戒与比丘尼戒,是佛戒之中的重要大戒,所以也是最繁复的一种佛戒,从佛法住世的角度上看,这要比菩萨戒更加重要。故在汉译大藏经中,有关比丘比丘尼戒的广本大律,即达四五百卷,历代祖师注疏著述,尚不包括在内。我於南下阅藏的最初两年,也将重心注於比丘比丘尼的广律之中,但在这本书中,我只以三万多字的篇幅,来约略地介绍比丘比丘尼戒。因为:第一、这是一本通俗性的书,它的读者,大部分可能是在家人,俗人未必绝对不可看比丘及比丘尼律,但亦不必向所有的俗人详细介绍出家戒:第二、严格地说,在中国现代的环境下,比丘及比丘尼戒的如律得戒,而又能够如律持戒的,那是很不容易的事。凭心而言,我自己也是未曾真得比丘戒的一个「比丘」,甚至我也不是一个如法的沙弥,仅是现出家相的优婆塞而已!纵然希望如律而行,那也困难重重。
即使如此,本篇文字的内容,我仍不鼓励尚未具足比丘及比丘尼戒的读者读它;当然,我也不会强烈地反对
除了大乘菩萨戒是诸佛相同的而外,诸佛所制的比丘比丘尼戒是不尽相同的。不过,行淫、偷盗、杀人、大妄语,这四条根本大戒,诸佛也是相同的。如《善见律毘婆沙》卷八中说:「一切诸佛,波罗夷罪无异结;四波罗夷,不增不减。」(大正二四·七二九中)除此之外,不唯诸佛所制不同,即使我们所见的诸部广律所收集的,也各有多少出入了。
据《僧只律》的记载,佛陀为此丘们制第一条戒,便是淫戒。那是:世尊於毘舍离城,成佛五年,冬分第五半月,十二日,食后,东向坐一人半影,为长者耶舍迦兰陀子制。
第二条制的是盗戒:世尊於王舍城,成佛六年,冬分第二半月,十日,食后,东向坐两人半影,为瓦师子达腻迦,因瓶沙王及粪扫衣比丘制。
第三条制的是杀戒:世尊於毘舍离城,成佛六年,冬分第三半月,九日,食前,北向坐一人半影,为众多看病比丘,因鹿杖外道制。
第四条制的是大妄语戒:世尊於舍卫城,成佛六年,冬分第四半月,十三日,食后,东向坐三人半影,为聚落众多(相互妄称是罗汉而大得信施供养)比丘及增上慢比丘制。(大正二二·五四九下)
比丘戒有多少
比丘戒的条文,在各部律中,都有出入;主要的出入是威仪戒。至於重戒与次重戒的条文,其文字虽有详简广略的不同,戒目的条例,却是大致相同,所以大致都说比丘二百五十戒。
比丘戒与比丘尼戒,通常分为五篇七聚,也就是五等罪行的七项罪名。事实上,比丘的二百五十条戒相,却有八类条文、五等罪行、七项罪名、六种果报。:
至於比丘戒的条数,通常说是二百五十条,《四分律》(大正二二·一○一五至一○二二)与《根本说一切有部律》(大正二二·六二七至九二七)的确都是二百五十条,而且篇聚的排列也是一样,都是:四弃、十三残、二不定、三十舍堕、九十单堕、四悔过、一百应当学(《根本有部律》的众学法,合为四十三条,分则可成百条)、七灭诤。
但在《五分律》中,略有不同,共计二百五十九戒:四弃、十三残、二不定、三十舍堕、九十一单堕(较《四分律》增加一条轻师戒,但其戒本中只有九十条)、四悔过、一百零八应当学、七灭诤。
《十诵律》则为二百五十七戒:四弃、十三残、二不定、三十舍堕、九十单堕、四悔过、一百零七(戒本是一百一十三)应当学、七灭诤。
《僧只律》则为二百一十八条:四弃、十三残、二不定、三十舍堕、九十二单堕、四悔过、六十六应当学、七灭诤。
《解脱戒经》是:四弃、十三残、二不定、三十舍堕、九十单堕、四悔过、九十六应当学、七灭诤,共为二百四十六戒。
至於戒本的文字,那更有互异之处了,比如《四分》戒本,就有六种不同集法的本子。在这六种律本之中,以《五分律》的戒条最多,《僧只律》的戒条最少。它们的差数,也多在於应当学的威仪戒中,其余七项,出入较少。不过,除了四弃与十三残之外,各本的条文次第,先后排列,也不一致。这该是由於各部编集者的看法不同所致。至於佛陀制戒的先后次第,除四弃法可从《僧只律》中得到说明,其余的何者在前制,何者在后制,如今已无从查考了,实际上这也不是重要的问题。
比丘戒究竟有多少条?这是很难解答的问题,因为律中所载,是就当时所曾发生的事实而制,有一件事便制一条戒,当在结集(编辑并诵出)律藏的大会上,根据优波离尊者等所曾听到并尚记得的戒律编集起来,便成为后世所传成文的律藏,后来又经过部派佛教的各部分张,律藏便分成了五部,宗旨是相同的,内容却略有取舍抉择的不同了。总之一句话,比丘戒未必一定要有律中所备的二百五十条,但也未必仅此二百五十条,甚至可说比丘戒也是无量无数的,所以一切威仪行持,无一下可纳入比丘戒的范围之内。因此,也有将二百五十戒,含摄八万四千细行的:以行、住、坐、卧四威仪,各含二百五十戒,成为一千戒;再循过去、未来、现在的三世,各有一千戒,成为三千戒;以三千戒各配身三业(杀、盗、淫)及口四业(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成为二万一千戒;再配属贪、瞋、痴及等分的四种烦恼,便成为八万四千戒了。
这是一种数理玄学的算法,事实上虽不用此一呆板的计算方法,所能发现而可列入比丘戒的,仍然很多很多,真所谓威仪之数,量等尘沙。相反地,在此二百五十条戒中,倒有若干条是不能普遍适应於一切时地的。
以上摘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