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在清朝时候,它是个什么地方?干什么用的?
雍和宫位于市区东北角,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赐予四子雍亲王,称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驾崩”,曾于此停放灵枢,因此,雍和宫主要殿堂原绿色琉璃瓦改为黄色琉璃瓦。又因乾隆帝诞生于此,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成了“龙潜福地”,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一样规格。乾隆九年(1744年),将其改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雍和宫改为喇嘛庙。可以说,雍和宫是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雍和宫南北长近400米,占地约66平方米,具有将汉、满、蒙、藏等多种建筑艺术融为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整个寺庙坐北朝南,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位于南北中轴线上,有七进院落、五层殿堂,由南往北,依次为牌楼院、昭泰门、天王殿、雍和宫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等建筑。中轴布局,左右对称,拥有殿宇上千间。
雍和宫的主要建筑物是五进大殿,一进天王殿,二进雍和宫正殿,三进永佑殿,四进法轮殿,五进万福阁。这五进大殿殿宇巍峨,气势轩昂,还有着不同于一般寺院的行宫气势。
整座寺庙规模宏大,建筑豪华,保存完美,珍藏文物极其丰富多彩,深为世人所重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