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颗小行星是谁发现的?正式编号是?我国称它为?
中华号小行星是中国人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
1928年,年仅26岁的张钰哲在美国叶凯士天文台留学。他非常喜爱天文观测,经常通宵达旦地拍摄小行星等天体的照片。当年11月22日,张钰哲在用60cm返光望远镜拍摄的一张底片上,意外地发现多了一颗短条状的星象。他连续对它追踪观测了一个多月,在计算了这颗新天体的精确位置和轨道根数以后,证实了这是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当时国际小行星中心请张钰哲为它命名,为了表达对远隔重洋的祖国的怀念,他把它取名为“中华”。中华号小行星在星表上编为第1125号。
在此之前,小行星的发现一直为欧美国家所垄断,虽然139号小行星是1874年在中国北京发现的,它的名字“九华”也是清朝皇帝所“赐”,但它的发现者却是美国人华生。所以,中华号小行星是中国人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
解放后,在张钰哲领导下,紫金山天文台在20多年间,进行了5000多次小行星观测,陆续找到的小行星达400多颗,并算出了其中100多颗的运行轨道,有24颗已经在国际上得到正式编号和命名。国际上为了表彰张钰哲的贡献,已把美国近年发现的2051号小行星命名为“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