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
想知道关于神经衰弱的资料,和如何治疗
参考答案:神经衰弱的起因及治疗
神经衰弱是一种最常见的神经疾病。以慢性疲劳、情绪不稳、神经功能紊乱,易于兴奋和易于衰竭为特点,并多伴有躯体症状和睡眠障碍如失眠、头疼、抑郁、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和情感脆弱等。病前常存在着持久的情绪紧张和心理压力。易发生于性格不开朗、心胸狭窄、敏感多疑、急躁和过分主观、自制力差的人中。也可发生在一般性格的人身上。长期持续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工作生活环境不良,精神创伤或负面情绪体验,以及躯体性疼痛等因素的相互影响和共同作用,成为本病病因。病人多为青壮年,脑力劳动者居多,女性多于男性。尤其是青年学生中间更常见。多呈缓慢起病,病程长短不等,病症的结局则取决于生活环境和人格。
神经衰弱通常不是单一因素造成,而是不良情绪体验、不健康的性格特点和机体功能削弱共同作用的结果。
研究资料表明,持久的情绪紧张、忧虑、工作和学习上的困难,长期繁重的脑力劳动,如伴有不良情绪,则常是神经衰弱的致病原因。另一些常见的原因是突然的精神刺激比如亲人亡故、家庭不和以及生活中各种挫折等,这种种精神紧张刺激所引起的忧虑、愤怒、怨恨、委屈和悲哀等负性情绪体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失调而发生神经衰弱。与此同时,感染、中毒、外伤出血、长期慢性病病后体弱、失眠或其它削弱机体功能等各种因素,均能诱使神经衰弱的发病。
神经衰弱的发病机理普遍认为是各种精神紧张刺激引起高级神经活动兴奋或抑制过程的过度紧张或两过程之间的冲突,导致大脑皮层的内抑制过程减弱,此时,神经细胞的刺激性减弱,产生兴奋增强。由于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反应强而迅速,大大增强了神经细胞的能量消耗,内抑制过程的减弱又使神经细胞的恢复功能降低,造成了神经细胞的能量降低和衰竭性增强,并进一步形成恶性循环。故表现为高级神经系统的功能易于兴奋,也易于疲劳和衰竭。
根据CCMD-2(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神经衰弱的临床表现可有以下几方面:
(1)情绪症状:以精神过敏症状为主,易激惹,容易为小事而情绪激动,对外界声、光等刺激耐受性差。伴有心情烦恼产生的其它躯体反应,如心慌、食欲不振等。但无广泛性焦虑或原因不明的心境低落。
(2)兴奋状态:注意力下降、脑力活动不能集中,记忆力障碍,常健忘一般事情,而对烦恼的事却不易忘掉。
(3)衰弱状态:表现为全身无力,疲劳感与劳动强度不成比例。脑力迟钝。
(4)紧张性头痛:如头晕、头胀、头痛等。
(5)睡眠障碍:为兴奋与抑制过程平衡失调。大多数是失眠,易惊醒,少数表现为嗜睡多梦,睡后仍困乏。
凡具备上述五项中的三项或三项以上症状,症状持续三个月以上,整体又无器质性病变者,即可诊断为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的常用治疗方法近年发展较快,总的说来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临床根据病因和病人自身情况的不同,采取对症治疗,一般效果尚可。常用的有:
(1)森田疗法:由日本学者森田正马提出,重点在于陶冶患者性情,使患者接受现实,不再与不适的症状对抗,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不必患得患失,放下包袱,使自己过正常人的生活。
(2)认知疗法:对一些患者可以开诚布公的讲解神经衰弱的有关知识,如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科学的防病、治病措施。使患者消除对疾病的疑虑和不科学的认识。促使患者改变对事物的看法,坚定治愈的信心,从而达到积极治疗的目的。
(3)心理疏导法:通过对患者的接触谈话,了解其产生心理障碍的一些原因。应用医学心理学的知识,以诚心、爱心去对患者启发、说明、劝慰、鼓励。帮助患者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消除不良的心理、社会等致病因素及由此带来的痛苦和烦恼,养成乐观豁达的情绪,提高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4)暗示疗法:神经衰弱患者往往有疑病倾向,多爱陈述自己的病痛之苦。医生可利用自身的特殊威信予其一种安慰剂,即使药物作用不大甚至完全没有作用,但在医生暗示下,完全可达治疗目的。
(5)音乐疗法:既往研究表明,许多具有特殊旋律的音乐,均能够减轻和缓解焦虑不安、失眠等症状。有条件的,可利用这些来进行辅助治疗。
(6)药物的辅助治疗:可选用抗焦虑药,如舒乐安定、利眠宁。也可选用一些镇静药物如溴化钠咖啡因合剂,苯甲酸钠咖啡因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者可用谷维素。此外中药如五味子、酸枣仁、朱砂、远志、合欢皮、夜交藤、龙骨等也可应用。
此外,尤应注意创造静逸的环境,调节患者不良心境。患者对人际关系较为敏感,周围人应注意与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继而提高适应周围社会的能力。
对于本病,预防是最重要的。注意心理卫生,喜怒有节,心情舒畅。劳逸结合,科学有规律的安排生活,睡前避免引起精神紧张和兴奋的刺激,忌服浓茶、咖啡。克服不健康的性格特点,加强体育锻炼。正确的对待人生旅途中的工作、学习、婚恋、事业、家庭中的困难和挫折,建立并维持健康、愉快的正性情绪体验。自然会心境愉悦,不易得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