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十三寺是指哪十三寺
更萨寺、甘孜寺、孔玛寺、大金寺、桑珠寺、扎觉寺、章谷寺(寿灵寺)、西科寺、娘绒寺、灵雀寺、班日寺、孜苏寺、东谷寺。(有人认为,西科寺和娘绒寺不在霍尔13寺之一列,主张将甘孜生康乡白利寺和西则寺列入霍尔十三寺。)
霍尔十三寺
康北的霍尔文化早已淹没在茫茫的藏文化汪洋之中,留给我们的大概就只有霍尔这个名称了。不过,由霍尔人曲吉·昂翁彭措所缔造的格鲁派“霍尔十三寺”却在康区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并保存至今。
曲吉·昂翁彭措是霍尔家族第六代首领南卡降泽(有的说他是第七代,有的则说他是第八代)之子,7岁时随叔父南卡威热到拉萨哲蚌寺,在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座前出家为僧,得到五世达赖的器重,成为很有名望的大学者。由于他具有蒙古人血统,因而与固始汗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并深受固始汗的器重。固始汗年老时为其率 军入康,杀伐过度而十分忏悔,便委托曲吉·昂翁彭措在康北各地广建佛教寺庙,以赎其罪。曲吉·昂翁彭措在五世达赖面前发誓,要在康北建13座格鲁派寺庙。
1654年(清顺治十一年),曲吉·昂翁彭措到康区建寺传法,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在德格土司的支持下,在德格建立了康北第一座格鲁派寺庙——更萨寺,并成为该寺第一任活佛。然后又以更萨寺为母寺,继续在各地建寺传法。相继在甘孜、炉霍、道孚境内建立了甘孜寺、孔玛寺、大金寺、桑珠寺、扎觉寺、章谷寺(寿灵寺)、西科寺、娘绒寺、灵雀寺、班日寺、孜苏寺、东谷寺。(有人认为,西科寺和娘绒寺不在霍尔13寺之一列,主张将甘孜生康乡白利寺和西则寺列入霍尔13寺。)
许多史料和民间传说都一致认为,桑珠寺为曲吉·昂翁彭措所建的第13座寺庙,即最后一座。故而取名为桑珠寺,意为发誓所建的13座寺院已如愿完成。
霍尔13寺自建成以后,一直得到了来自霍尔诸土司的关照,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且与霍尔诸土司形成了紧密的政教关系。以甘孜寺为例:
甘孜寺位于甘孜县城,设有村尼扎仓和昂巴扎仓。前者是专修显宗的经院,后者则是专修密宗的经院。历史上的住寺僧人曾达3000余人。从寺庙的领导权来看,甘孜寺的“更操”(执事),历由孔萨土司和麻书土司各指定二人担任。清末,麻书土司绝嗣后则由孔萨土司独自任命。该寺僧位最高的是香根活佛。历史上的几位香根活佛均出自孔萨家族。从寺庙与土司的日常关系来看,每年藏历1月,甘孜寺都要举行一次大祈祷法会。法会期间寺庙每天将收受布施的21%送归孔萨土司。而孔萨土司也会在每年藏历12月28日,向全寺大小喇嘛、扎巴各赠送大园饼一个(重约1斤),作新年慰问。孔萨土司在与官府或其它土司、头人发生纠分时,也多由甘孜寺僧人 出面调解。如若发生武装冲突,寺庙往往又是孔萨土司武装的基干力量。1939年的“甘孜事变”中(甘孜班禅行辕和孔萨土司联合与国民党24军发生的武装冲突),甘孜寺喇嘛就曾组织敢死队,为班禅行辕和孔萨土司冲锋陷阵。甘孜寺与孔萨土司的这种关系对于彼此巩固教权和政权都产生了极其重大的作用。
霍尔十三寺建成后,康南、康东受其影响,各地纷纷将原属其它教派的寺庙改宗格鲁派,使格鲁派势力在康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霍尔人曲吉·昂翁彭措,也许就没有格鲁派在康区的全面发展。
霍尔十三寺,这也许就是霍尔人在康北留给我们的唯一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林俊华,康定民族师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