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脚气的病理是什么呀?好了以后还会复发吗?
患了脚气,到底会有什么表现呢?换句话说,出现了怎样的征象就说明一个人已经患了脚气需要治疗呢?在医学临床实践过程中,脚气分为角化过度型、丘疹鳞屑型、水疱型、趾间糜烂型和体癣型等各种不同类型。虽然各种不同分型的脚气表现各不相同,但它们也象湿疹等其他皮肤病一样,存在着某些共同的特征,它们分为自觉症状和它觉症状两类。
(1)共同症状体征。各种类型手足癣患者,都有他自己的主观症状,即自觉症状。除角化过度型脚气外,其余各型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感,其程度与患者的耐受力有关。同一类型、严重程度相似的不同脚气患者,可有不同的瘙痒感。较敏感患者会觉得瘙痒难忍,寝食不安,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结果会导致患者陷入越痒越想抓、越抓越痒的恶性循环中,使病情因长期的不良刺激而不断加重。而不敏感患者有时感觉甚微,在轻度感染时,因无明显自觉不适而延误就医或者拒绝治疗,直到脚气病情加重,广泛蔓延或出现并发症时才就医,增加治疗的难度。脚气的它觉症状则是指医生通过检查足部的皮肤而发现客观存在的体征,这些体征就是通常说的皮疹或称皮肤损害。它们有原发性损害和继发性损害之分。
①原发性损害。脚气初发时出现的皮疹称为脚气的原发性损害。它们主要有以下几种:
水疱:位于表皮角质层下、表皮内或表皮下,表面多隆起。一般米粒大小。有时可融合成为大水疱。水疱因在表皮的位置不同而决定是否容易破裂。位置越表浅越容易破裂。水疱破后会留下基底红润的糜烂面,点缀以小滴浆液,愈合后不留疤痕。水疱内的疱液也可因自行吸收而干涸好转。
脓疱:可以是原发,也可以是因水疱继发感染后形成,疱内含有脓液,周围绕红晕。脓疱可呈白色、黄绿色,但大多数呈黄色。在其发展过程中,干燥后形成痂,破裂后形成糜烂面,表面覆以脓液,愈后大多不留痕迹。
丘疹:是位于表皮或真皮浅层的比较坚实的局限性隆起性皮肤损害,一般米粒大小。表面可尖、可平、可光滑、可粗糙,有些丘疹表面可为小水疱或者脓疱,称丘疱疹。
②继发性损害。脚气的继发性皮损则是由原发皮疹演变而来,或为治疗引起以及机械性损伤(如搔抓)而引起的损害。主要有:
浸渍:由于皮肤长久浸于水中后表皮发生苍白、柔软和肿胀起皱的现象。脚气常见于多汗患者的足趾缝间,久受浸渍的皮肤容易受轻微摩擦后即脱落形成基底潮红的糜烂面,同时伴有疼痛感。
糜烂:是指皮肤失去一部分或全部表皮,露出潮湿的表面。可由于水疱、脓疱或浸渍后表皮的脱落,或丘疹表面的破损而形成。如由水疱的破裂引起的表面可覆以浆液;脓疱破裂者表面覆以脓液;丘疹抓破者,覆血液;浸渍演变而来者,可覆以尚未脱落的表皮碎屑。糜烂愈合后不留疤痕。
鳞屑:为脱落的表皮角质层细胞。正常情况下,由于表皮的新陈代谢,每天每时均有角质层细胞在不知不觉中脱落。但在病理情况下,角化过度、角化不良的表皮,水疱的干涸可使鳞屑增多而引起人们的注意。
痂:为创面上的浆液、脓液、血液及脱落的表皮碎屑及细菌等干燥凝结而成的物质。多见于足癣感染时。
裂隙:为发生于干燥厚硬皮肤上的裂口,有时与皮纹方向一致。浅者只累及表皮,深者可达真皮,甚至引起轻度出血,伴疼痛感。是由于皮肤干燥或慢性炎症,致皮肤弹性降低或消失,加上外力牵拉而形成。常见于角化过度型足癣的足跖、足跟等部位。
脚气的初发部位以趾间多见,更多见于第三、四趾间及第四、五趾间,然后渐向其他趾间及跖部发展,病程长者可波及整个足跖,甚至向脚背蔓延而形成边缘呈环状、弧状的略微隆起性损害。脚气可从一只脚先开始,后至双脚均发病。
(2)各种临床类型的表现。虽然脚气有着许多共同表现,但随着致病菌、患者卫生习惯和足部局部环境的不同,皮肤损害的临床表现亦有相当差别。分述如下:
水疱型。类似于中医“田螺疱”。《医宗金鉴》记载:“……初生形如豆粒,黄疱闷胀,硬疼不能着地,连生数疱。皮厚难于自破,传度三五成片湿烂;甚者足附俱肿,寒热往来……”。本型常为急性发展期脚气,起病较急,夏重冬轻。原发损害以小水疱为主,成群或散发,壁厚。疱液清,常位于趾间、足心及足侧缘。水疱位于表皮角质层下,由于足跖部角质层较厚,水疱壁不易被穿破,周围皮肤无红晕。如果不继发细菌感染,数天后疱液可自行吸收。水疱破裂后形成环状脱屑,皮损继续向四周扩大。皮损不断向四周扩展蔓延时,部分小水疱可融合成大水疱。如果继发细菌感染,则疱周出现红晕,疱液化脓变浑浊。疱壁溃破后局部出现糜烂或肿胀。此时,如果用药不当炎症得不到及时控制,则容易引起淋巴管炎等一些并发症。此型脚气一般自觉剧痒难忍,有时需将水疱抓破才能缓解。经久搔抓后皮肤粗糙、变厚,常可发展为丘疹鳞屑型脚气。
②丘疹鳞屑型。本型最常见,约占脚气半数以上。起病多在第三、四趾间,有红斑、丘疹和鳞屑,以后鳞屑增多,并逐渐扩散到足跖、足侧面,甚至足背,此时可形成边界清楚的环形或弧形边缘。可由水疱型或浸渍糜烂型演变而来。有时受外界因素刺激后,可向水疱型或浸渍糜烂型转变。有时因为搔抓等刺激后,皮肤更加干燥、粗厚,发展为角化过度型脚气。根据致病菌及患者皮肤敏感程度的不同,自觉症状差别很大,可为瘙痒剧烈,也可无任何症状。病程较长的病人,易并发甲癣。
③浸渍糜烂型。此型足癣的致病菌尤喜在潮湿、温暖的环境里生长繁殖。因而当其长期寄生于伴有多汗的趾间时,易致表皮层皲裂,并因湿润浸渍而发白。趾间糜烂、角质层浸渍发白是本型特点。多见于足多汗或经常穿透气性差的雨鞋、胶鞋的人,角质贮水过多而浸渍发白。遭到破坏的角质层较松软,很容易刮除而露出红斑糜烂的基底面。一般好发于第三四趾间,也可波及全部趾间。由于搔抓和摩擦,经常继发细菌感染而发生恶臭,中医称之为臭田螺。《医宗金鉴》写到“臭田螺疮最缠绵,脚丫瘙痒起白斑,搓破皮烂腥水臭……”。“脚丫破烂,其患甚小,其痒搓之不能解,必搓之皮烂,津腥臭水觉痛时,其痒方止,次日仍痒,经年不愈,极其缠绵”。此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痒感。如果由念珠菌引起的趾间浸渍糜烂者,自觉症状明显要比皮肤癣菌引起者为轻。如果继发感染后引起的炎症未得控制,可引起一些并发症的产生。如淋巴管炎、小丹毒、蜂窝织炎等,引起足部及小腿局部的红、肿、热、痛。并可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部分敏感体质的患者,可发生癣菌疹等疾病。收由白念珠菌引起者,有时也可致指甲及甲沟的感染。
④角化过度型。本型多见于病程过长者。在发病初期,皮损特点基本同丘疹鳞屑型,后随病期延长及病情发展,逐渐出现皮肤角化过度,粗糙无汗,皮肤纹理增宽加深。此型特点为角质增厚、脱屑、干燥,累及整个足跖甚至向足背蔓延,双足对称发病。角化过度型足癣由于角质层细胞脱落缓慢以致角质层细胞堆积形成角化过度。在冬季气候干燥时,常发生皲裂,有的甚至到夏季也不能恢复。角化过度型足癣一般自觉无瘙痒,无皲裂时亦无疼痛,容易被患者忽视,很少治疗,以至皮损加重,引起自身手癣、体癣、股癣、甲癣等,并且成为重要传染源。
⑤体癣型。此型不是独立的病型,多是在足癣易发病的季节,由其他病型尤其是丘疹鳞屑型和水疱型发展而来。位于足背,呈弧形、环形边缘,多数手足病皮损相毗连,因而与真正的体癣不同。病变部位瘙痒,此时予以适当治疗,病情容易控制治愈,如果不及时治疗,瘙痒加剧,越痒越搔。皮损完全融合为一环状,有时并可播散至其他部位,形成具有典型环状损害的体股癣。
虽然各种足癣临床类型具有一定独立性,但足癣患者并不一定仅表现为其中的某一型临床特点,可有几种临床型同时存在于一只患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