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山姜的方法
是怎样种,而不是山姜的资料哦!用花盆栽行吗?
参考答案:山姜管理总的要求是做到“四无”:无病虫、无杂草、无蒲蘖、无积水,达到苗壮株健。山姜中耕除草,因根系接近地面,又是密植,中耕宜浅,次数宜少,在幼苗期结合培土进行1—2次即可。茎秆形成后改为人工拔草。干旱要及时浇水抗旱,清沟工作结合培土经常进行。在追肥结束后,“大暑”前割草铺地以减少杂草生长和地面水分蒸发、避免雨水激溅泥土,减少土表的病菌传播。为使术株养分集中供应根茎生长,促根茎膨大,要及时除“蘖”、剪除“分茎”、铺地分枝在现蕾至开花前、一般“夏至”后剪除术蒲、每隔6—7天剪一次,连剪3—4次,每次剪净,剪口要平,以利伤口“愈合”。剪下的蘖、蒲、茎、枝要带出田外,集中处理。为防止山姜倒伏,还应在“芒种”前后喷施1—2次“山姜灵”600倍液,促山姜根深、根旺、秆壮、株健。增强抗倒能力。
另外还要做好施肥管理。1、苗肥。要早而轻。一般在“谷雨”前后苗高10cm左右,667平方米施稀薄人粪尿300—400公斤,或碳铵10kg促苗生长。2、秆肥。要适量及时,在“小满”前后苗高30cm左右时,667平方米施人粪尿500—600kg或复合肥15—17kg,以满足山姜繁殖器官形成前对肥料的需求。3、根茎肥。要重而全,在“小暑”前后根茎开始膨大时,667平方米施腐熟菜饼25—30kg、人粪尿750—900kg、(或复合肥30kg)、过磷酸钙25 kg、碳铵 40,以供足根茎膨大期的需肥量。此期还要喷施工0.3%磷酸二氢钾加02.%硼砂混合液1—2次,或者喷施膨大素从小暑开始20天—1个月一次,连续3次,促根膨大。
二、综合防除,及时喷药
山姜病虫害是山姜栽培能否成功的关键问题。山姜主要有“四病”:立枯病、白绢病和铁叶病。防治措施是在做好农业防治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化学防治:播种前用:“402”6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浸术栽防“四病”的同时,立枯病在山姜齐苗后用20%敌克松600倍液或77%稳杀得800倍液喷洒预防;根腐病在5月中旬开始发病前用“高综合剂”7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浇根防治;白绢病在5月下旬发病前用20%甲基立枯磷800倍液浇根预防,以上两病在第一次施药后,每隔15—20天施药预防一次,连喷4—5次,防效可达95%以上。铁叶病在4月中旬喷一次等量式波尔多液或“高综合剂”700倍液后、加强田间检查,出现发病中心及时喷药防治。山姜害虫主要有蚜虫、蛴螬、金龟子等。蚜虫在每百株山姜虫量达700头以上时,及时用40%乐果1000倍液喷杀。防治蛴螬,金龟子和根蚜等地下害虫,播种时每667平方米用呋喃丹2—2.5kg拌细泥施入种植穴底预防外、结合施秆肥和根茎肥时用50%辛硫磷、或50%甲胺磷1000倍液浇根防治,其它病虫害也要及时防治。
三、适时收获,保质保量
山姜过早收获沿未成熟,含水量高,鲜干折率低,烘干时间长,影响产量与品质。一般在经霜打后,茎叶枯萎,上部叶片硬化发脆,下部叶片发黄,“霜降”至“立冬”收获。此时收获,根茎已老熟,鲜干折率和产量均高、质量好。如“立冬”后上部叶片与枝茎沿不枯萎,地下根茎尚未发生“蘖 芽”,可适当推迟收获,以利根茎充分老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