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经
天下佛经浩如瀚海,普通人要花多长时间才能读完啊,即便读完了也不见得全部理解了。
那可不可以只读其中一小部分就可以圆通佛法啊(听说当年慧能祖师只听到金刚经的几句话就立即开悟了)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开悟了,那再读其它佛经就没必要了,等于是重复了?
问题是: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否“开悟”了啊
参考答案:其实,现在的佛教经书里佛祖的原话已经相当少了,为什么呢?释迦牟尼佛涅盘前,弟子们问他以后以谁为师,佛说以戒为师(但是戒律后来也改变了)。弟子们要记述佛祖的话好帮后来的人修行,怎么取信后来人呢?佛说在最开始加上“如是我闻”。后来弟子们集结,回忆佛的教诲,写成经书,再后来又集结了几次,经书也经过了几次改动了,掺杂进了好多后人的东西,但是即使这样,还是有好多人靠这些经书修出来了。
悟有渐悟和顿悟,渐悟是一点点的明白,顿悟是彻底开悟,就是修成了。到底什么是开悟呢?是一个人的本性完全显漏,返本归真了,回到自己生命最开始的地方,也就是自己的元神产生的境界,当然是很高的境界,好象一觉醒来一样,什么都明白了,不再为人类社会,人类这个空间所迷。在我们看来,就是修成了,开悟了,圆满了。那么开悟不开悟他自己清楚,比他高的也能看出来吧,说不定,在你身边某个人就是开悟了的呢,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