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主”一词的由来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春秋初期,诸侯国有100多个。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谁战胜了,就召开诸侯国会议,迫使大家承认他的首领位置,成为“霸主”。先后起来争霸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春秋五霸”有另一种说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春秋初期,诸侯国有100多个。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谁战胜了,就召开诸侯国会议,迫使大家承认他的首领位置,成为“霸主”。先后起来争霸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春秋五霸”有另一种说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