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较好的预习?
课前适当的预习可以使同学们在课前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可以大体把握所学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便于大家带着问题听课,更好地提高听课效率。但从平时对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观察、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的预习方法过于单调粗陋,把预习单纯地理解为对课文的通读和浏览。其实,预习一篇课文,一般来说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1、阅读课前提示内容,明确预习要求。新教材每篇课文前面都有一段预课前提示文字。它简单的介绍了课文的时代背景,提出了一些让人思考的问题。在预习时,大家应该生认真的阅读、思考。
2、通读全文,了解课文的概貌。从头至尾地把课文读一遍,要求能大概的掌握课文的内容,获得整体印象和感受。通读时,还应注意看课文下边的注释和课后的"思考与练习"中的内容。
3、在课文中找出生字词,并运用字词典自学生字词,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4、参照前提示内容和课后思考题再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通过预习,同学们能初步认识,熟悉课文,但不可能理解和弄懂所有问题。所以大家可运用划划、点点、记记等方法作标记,把课文中不理解的字词、语句以及课后问题记录下,并提出质疑。这样,我们在课堂上的听课便有目的性,带着问题来听课,课堂上及时质疑,及时得到释疑,学习效果必然很好。
此外,对一些历史性,政治性较强的文章,我们还可以自先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这对把握文的重难点,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一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进入了八年级,大家已经感到课文的篇幅越来越大,课堂上已没有太多的时间给大家利用,因此,没有课前的预习,课堂上对课文的理解及对知识的掌握只能是肤浅的。
预习是一项自主的活动,同学们能够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积极利用周边的有利条件,去感知新的学习内容,去开展观察、识记、联想、想象、辨析、比较、综合等一系列智力活动。这样不但锻炼了同学们的思维,而且锻炼了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就培养了同学们的自学能力。
总之,预习将同学们推进一个全新的求知领域,通过预习定会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更有所问,大家所必会满怀信心地、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感受到成功的快感,发问的喜悦,这样你的学习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