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怎么样?听说过没?
好象以前没有听过啊 怎么回事啊 名字很气派吗 怎么样???
参考答案:河南理工大学是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骨干高校,具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其前身是1909年由英国福公司投资兴建的焦作路矿学堂,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之后,学校历经福中矿务专门学校(1919年)、福中矿务大学(1921年)、私立焦作工学院(1931年)、西北工学院(1938年)、国立焦作工学院(1949年)、焦作矿业学院(1958年)等重要历史时期,1995年恢复焦作工学院校名,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座落在新兴工业城市和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河南省焦作市。焦作人杰地灵,生机盎然。韩愈、李商隐、朱载堉等历史文化名人,令华夏儿女景仰不已;云台山、青龙峡、神农山、青天河、群英湖等太行风景群,山水相依,雄险奇绝,名闻遐迩。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秀美的山水城市景观,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人文和社会环境。
在学校的办学历史上,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著名地质学家翁文灏、工矿泰斗孙越崎等前辈先后引领学校;张仲鲁、张清涟、丁观海、张伯声等众多留美专家、学者先后在此主校或任教。在他们的带领和影响下,学校高举实业救国的旗帜,大力发展以矿业为主的工程教育,使学校成为当时蜚声海内外的知名学府。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致力于矿业工程教育的知识分子,响应国家号召,从四面八方汇聚学校,为培养矿业工程技术人才贡献毕生的精力。目前,更有一批包括工程院院士和长江学者在内的矿业界和其他学科知名专家学者汇聚于此,潜心耕耘,培育后学。在学校现有的839名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者102人,副高职称者224人。近百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学人的薪火相传,学校积淀形成了“育人为本、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勤奋务实、爱国爱校”的校园传统和“好学力行”的校风、“勤勉求是”的学风。
目前,学校拥有南、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297.64亩。设有16个教学单位,分别为资源与材料工程系、资源与环境工程系、电气工程系、机械工程系、测量工程系、土木建筑工程系、经济管理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社会科学系、外国语系、基础课教学部、体育教学部、成人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万方科技学院。目前,学校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具有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拥有7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1个省级测试中心,1座地球科学馆。设有国家一级安全培训中心、煤矿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瓦斯地质研究所、痕迹古生物研究所、精密工程研究所等18个研究所,是国家和河南省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基地、河南省煤矿企业管理干部培训基地。学校现有本科专业39个,面向25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共有全日制本科生14193人,研究生320人。
1995年以来,学校先后建成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优秀课程17门,校级优秀课程45门。承担国家和河南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47项。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0项。近三年出版包括国家规划教材在内的教材和学术专著92部,《安全工程学》等16部教材获国家、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
近5年来,学校新上科研项目1064项,总经费1.1亿元,其中2003年科研项目395项,经费3144.59万元。“九五”以来,我校共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发明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3项;获得省部级成果奖80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54项。三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000多篇,其中有210篇被SCI、EI、ISTP收录。
我校是河南省较早实行开放办学的高校之一。八十年代以来,先后与日本、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8个国家的10所高校保持稳固的合作关系,互派教师进修,或交流学生,或共同开展科学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深化高教体制改革,成立了董事会,建立了大规模的产学研基地,并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和兄弟高校等进行多种形式和层次的合作办学,为拓宽办学渠道,丰富教育资源,搭建了较为完善的对外联合办学平台。
学校建校近一百年来,已向社会输送了6万余名全日制本、专科毕业生和研究生,分布在以中南六省为主的全国各地并辐射海外,主要服务于矿业工程技术和社会经济其他领域。我校的历届学生,以“朴实、勤奋、实干”为特点,深受社会好评和欢迎。近20年来,我校毕业生中涌现出许多省(部)、市(厅)级领导干部和著名特大与大中型企业的领导人,涌现出一批包括院士在内的专家、学者以及一大批各行各业的中坚骨干和先进模范人物。
秉承百年老校传统,发扬“好学力行”校风,全体理工大人振奋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工为主,理、工、管、文、法、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地矿、安全等学科优势突出,办学特色鲜明,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多科性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