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是怎样认识宋庆龄的?他们又是怎样结婚的?最后他们俩的结局怎样?
志同道合最容易成就伴侣,孙中山与宋庆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1913年8月,“二次革命”失败,革命派在国内失去了立足之地,大多追随孙中山流亡日本,宋耀如一家更是举家迁避扶桑。从美国读书归来的宋庆龄到日本与家人会面,终于见到了她所敬仰的孙中山,并开始接替父亲和姐姐的工作,于1914年9月起正式担任孙中山的英文秘书。这是在患难中生长出来的爱情:革命失败,心灵的创伤和流亡海外生活的孤寂,孙中山都从宋庆龄的帮助和抚慰中得到补偿;而宋庆龄追随孙中山革命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并发出了这样的肺腑之言:“我的快乐,我唯一的快乐是与孙先生在一起。”这遭到宋庆龄父母尤其是母亲的坚决反对:他们的年龄相差28岁!1915年10月,在得知孙中山已与前妻离婚的消息后,22岁的宋庆龄冲破父母的“软禁”,赴东京与孙中山成婚。
他们的情深意笃,令人感动:1922年6月16日,广州发生陈炯明兵变,在危难之际宋庆龄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孙中山:“中国可以没有我,但不可以没有你!”而1925年3月11日孙中山弥留之际,特别嘱咐儿子、女婿要“善待孙夫人”,听到何香凝保证尽力爱护宋庆龄之后才放心。短短10年聚首,胜过人间无数。此后,宋庆龄孀居终生。
青年时代的孙中山
1912年2月,孙中山与内阁成员合影
有抱负的父亲,把女儿送到这所上海最有名的贵族化学校里接受最好的美式教育。像学校说的那样,中西的教育,是为了让她们有勇敢的新和有价值的行为,给自己的生活一个最好的建设。
照片中的小女孩已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缀满美丽花边的西式长裙,浪漫而无忧无虑。但在她娇柔而略带羞涩的眼光里,依然可以看到一些晶莹而坚硬的东西。
在上海中西女塾读书时的宋庆龄
有一种美,经典而永恒
美丽而倔强的女孩出嫁了,第一次违背父母的意思,嫁给心目中能拯救中国的英雄。她给父母留下书信,告别了她的充满了温馨甜美童年回忆的屋子。这桩年龄悬殊的婚姻在当时引起的震骇是可以想见的,这恐怕也是她艰难的一生所遇到的第一次严酷的考验。“从现在起,她将永远无法逃避众目睽睽之下的无情怒视和即使是最不可能的事端也会招来责难的可能性。”
然而这对夫妇非常幸福,他所有亡命年月所忍受的苦难和孤寂,都从她那里得到了补偿。
婚后她在给美国的同学的信中说:“你记得吗?在蒙特里特时我们去听卡梅伦先生所做的关于中国的图解讲课,他给我们看了一张孙逸仙博士的照片。当时我没有想象过我们两人之间会有超过朋友的关系。但这是命运。”
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与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结婚。
1923年8月,孙中山、宋庆龄在永丰舰与官兵合影,纪念蒙难一周年。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有着“孩子般的娇弱和最最迷人的精巧”的年轻女子,当年在生死关头怎样坚定地说出“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你”,怎样在枪声炮影火光冲天的恐怖气氛里镇静地鼓舞卫队的士气,在子弹擦过鬓边的险境里机智地逃生。
在她的晚年,当时有些影视作品里表现这一段历史时,把她拍成跪下请求中山先生离开,她看到生气了,说:“我从来不会对任何人下跪,对他也一样。”
在这次可怕的事件中毁掉的不仅仅是珍贵的文件书信资料、建筑或者统一中国的梦想,还有一个女子成为母亲的期待与憧憬。
永丰舰上
他把手搭在她坐的椅背上,一下子想起“她天生是一个女人,……按照她的性格,她应该是受孙逸仙这样的人的保护和爱怜,而不是留下来为他的事业战斗的。她天生要做一个贤妻,而不是圣女贞德……”不再是有着繁复花边的西式长裙,但中式的衣裙依然带着少女的精致。一头黑发柔顺地挽到脑后,这使她看起来多了一种少妇的妩媚与端庄。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看着这张照片让人想到这样的句子。然而从1915年10月25日起,她就永远作别了这样的生活。
1919年,宋庆龄与孙中山结婚四周年摄于上海。
1924年11月21日,孙中山、宋庆龄离开上海,经日本神户继续北上。
有一幅孙逸仙和他的妻子在这次旅行期间的照片。他穿的是中国长袍,但她穿一件长毛大衣,戴一顶美国式钟形女帽,有一边垂着一绺帽缨。她双手拿着一束玫瑰花,她样子很美,若有所思,和蔼可亲。这是我所看到过的她最可爱的照片。她丈夫去世之后,她便失去了一些从这张过去的照片所看到的这种奇特的风采。”
1922年6月6日,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叛乱。孙中山、宋庆龄脱险后到达上海。9月,在住所接见美国记者希尔等人重申在中国实现共和统一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