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淡茶或浓茶)是否容易影响骨骼生长?? 是否容易缺钙??
想要强化骨骼又不敢喝牛奶的人,或许可以选择另外一种饮料:茶。
根据台湾国立成功大学医学院家庭医学部的研究报告指出,平均每天只要喝上450cc(约两杯)红茶、绿茶、或乌龙茶,至少喝六年,就可以产生强化骨骼的效果。
根 据发表在2002年5月13日内科学报(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中的报告指出,长期喝茶的男性及女性,身体三个不同部位的骨质密度都比较高,且关键不在於喝茶的量或种类,而是在於长期喝茶。据估计, 喝茶时间超过十年以上,可以让全身骨质,腰椎骨及髋骨密度提高2.1%,4.3%及6.2%。
根据发表在2002年5月13日内科学档案(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中的报告指出,这项发现对公共卫生可能具有重大的意义,因为与骨质疏松症和低骨质密度有关的骨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且预期会随著全球老年人口的增加而恶化。而茶是仅次於白开水,全球成人每天最常喝的饮料。
据估计,美国50岁以上的人口中有半数受骨质疏松症或骨质流失所影响。而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髋部骨折的案例将从1990年的1千7百万上升到2050年的6千3百万。
研究人员吴至行医师表示,茶对骨骼新陈代谢的任何作用,在公共卫生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人员认为,茶中富含的氟化物、黄酮素、植物动情激素,以及一种称为茶碱多酚类的抗氧化物可能共同发挥了保护骨质密度的作用。不过,未来还需针对茶的保护作用的机转进行更多的研究,并且确定喝哪一种茶以及喝多少才可以带来保护作用。
研 究中访问了1037名30岁以上的男女,并根据参与者的喝茶习惯将他们分成四组。研究人员询问了参与者有关运动、吸菸习惯、是否使用钙补充剂,以及咖啡、 牛奶及酒精的摄取量,并且考量了其他影响骨质密度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及生活型态等。研究人员透过双能量X光吸收测定仪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测量参与者全身及三个部位(腰椎、股骨颈和Ward三角)的骨骼矿物质密度(BMD)。
研究结果显示,与不喝茶的人相较之下,长期喝茶者,亦即每周至少喝一次茶的人,三个部位的骨质密度都比较高。根据报告指出,约半数以上的研究对象已保持每天喝茶的习惯至少十年之久。此外,这些人大多喝不加牛奶的绿茶或乌龙茶。
绿茶及乌龙茶在亚洲地区较为普遍,而西方国家则较常喝红茶。其实这三茶都来自同一种植物,只是处理过程有所不同。
研究发现,喝红茶、乌龙茶或绿茶十年以上的人,髋部的骨质密度最高,他们的髋部骨质密度比没有喝茶习惯的人高出了6.2%,而喝茶六到十年者则高出了2.3%。不过喝茶一到五年,对於骨质密度似乎没有明显的帮助。
先前针对喝茶及强化骨骼所做的相关研究很少,研究个案并不多,且结果也不一致。
研究人员张智仁教授指出,不同研究结果之所以出现差异,可能是因为研究设计不同、对喝茶种类的定义不一致,以及没有充分调整运动、喝酒、吸菸等生活型态因子及控制所有可能影响骨密度之因素而导致。
哈佛公卫学院的一位专家则表示,虽然这项研究结果十分有趣,但无法完全证实茶具有强化骨骼的功效。他认为,喝茶者的其他特性也可能影响骨质密度。他表示,他不会因为这项研究结果,而做出改变喝茶量的建议。
张 智仁教授则强调,男性骨质比女性来得密实,男女皆随著年龄老化,骨质也逐渐流失,只是女性比男性快,这都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因此他表示,喝茶的时间应该越 早越好,如果等到已经罹患骨质疏松症,或者已经成为高危险群才喝茶,则为时已晚。他建议,最好每天喝450cc的茶,或者至少每周喝两次。不过,他强调, 运动是相当重要的关键,光喝茶而不运动,对骨质的帮助有限。而50岁以上或更年期妇女等高危险群,除了运动之外,还需配合补充女性荷尔蒙、钙质及维生素 D。
此外,张智仁教授指出,喝茶时最好是纯喝茶,不要添加糖或奶精等其他成分。他指出,奶精或奶油球都不含钙 质,奶精是植物性脂肪而奶油球是动物性脂肪,只是添加一些脂肪而已,多吃不但对骨质无益,且可能对心脏血管有害。至於是否添加牛奶,过去的研究结果则没有 定论,不过他表示,苏格兰的一份长期十三年之研究曾发现,红茶加入牛奶后,原本对心脏血管的保护作用反而不见了。因此他建议,民众喝茶时最好还是纯喝茶。
不过他强调,由於茶中的咖啡因含量并不低,饮用过量可能造成心悸、手抖、中枢神经兴奋及失眠等副作用。此外,由於茶会刺激胃壁,因此肠胃不好或患有溃疡的人也不宜喝茶。他强调,民众在喝茶时还是应该量力而为。
张智仁教授表示,他们已经针对吸菸及运动等生活习惯与骨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且计划针对喝茶与血压及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他表示,茶中含有4千多种成分,他们相信,其中的植物性抗氧化剂或许能够藉由抑制自由基来达到保护心脏血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