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公孙丑下》(孟子之平陆。……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
该文中,“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的意思是?
孟子一言而齐之君臣知其罪,孟子用的是怎样的说理方法?
谢谢!
参考答案: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
要是找不到牧场和草料,那么是把牛羊还给主人呢?(还是站在一旁眼看着牛羊饿死呢?)
《孟子》中的论辩文,巧妙灵活地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
孟子得心应手地运用类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地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
“孟子长于譬喻”(赵岐《孟子章句·题辞》),在论辩中常用比喻,把抽 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孟子的比喻性推理,从逻辑上来说,有些 未免牵强,但却使孟子的论辩,富于形象性,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