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知道
分享
 
 
 

中国经济2007的态势如何?

王朝知道·作者佚名  2012-04-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分类: 社会民生
 
参考答案:

2007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报告

宏观与金融

一、2006年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从全球几个主要的经济区看,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整体态势保持稳定,但是增速开始放缓。美国预计全年3.3%的增长率,和上年增长基本持平;欧洲经济增长态势良好,预计全年能达到2.0%;日本2005年是3%增长率,预计2006年是2.7%的增长率,此外,预计亚洲的另一个大国印度从2005年的8.4%到7.9%。

中国是亚洲经济增长的大国,尽管2006年经济增长还会超过两位数,但是和2005年10.9%的增长相比,也会是稳中趋降,预计全年经济增长为10.3%-10.6%。在上半年,国民生产总值同比增长达到10.9%,国内引发了经济增长过热的忧虑。央行通过多次调整存款准备金基准利率和存款贷款利率,三季度开始,增长态势开始稳步下降。

2006年牵引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马车投资和出口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首先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出现稳定回落,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逐步攀升,6月份累计同比增长达到31.3%,从7月份开始,累计同比增长稳步回落,到10月份,已经回落到年初水平(见图1)。

尽管2006年人民币出现较大幅度的升值,但对中国快速增长的进出口增长变化没有太多影响。上半年出口和进口增长一直保持比较平稳,出口增长幅度略高于进口,8月份开始,进出口格局出现新变化,出口和进口增长幅度出现分化趋势,贸易顺差进一步加大,到11月,贸易顺差累计同比增长幅度超过70%,总值为1565.2亿美元(见图2)。

从2006年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和物价指数来看,整体运行态势平稳,除了年初春节因素消费增长较快以外,和2005年相比,增幅有所提高,这与政策向农村倾斜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有很大的关系。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的运行也稳定,既没有出现通货膨胀也没有通货紧缩,全年在1%-2%的区间运行,1-11月份累计,CPI同比上涨1.3%,下半年呈现比较明显的增长态势。

工业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产业,生产呈现增幅高位回落、利润不断上扬的良好势头。2006年6月份,我国工业生产创下10年来的新高,同比增速达到19.5%,而到10月份,逐渐回调到14.7%;工业利润的同比增幅从上半年的28%上扬到前10个月的30.1%。

货币信贷过快增长的趋势得到了初步抑制。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广义货币M2自5月份以来增势逐步回落,9月末M2同比增长16.8%,增速比6月末和2005年同期分别下降1.6和0.9个百分点,是200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近年来,中国国际收支顺差规模不断扩大,引起海内外关注。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中国国际收支顺差2238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3.3倍。在此基础上,2006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顺差1305亿美元,同比增长24%;顺差与同期GDP之比达到11.5%,比上年高出1.5个百分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2006年前11个月中国累计贸易顺差高达1570亿美元。也就是说,从7月初到11月末,在中国国际收支顺差中起主导因素的货物贸易顺差规模在5个月内又膨胀近1倍。

2006年,整体来说国民经济正朝着预期方向发展,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有所缓解。但是,当前固定资产投资、货币信贷增幅回落的基础还不稳固,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形势严峻,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仍在加剧。

二、宏观金融部分调研问卷分析

本次调研分为两组,一组是国内100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家(部分名单见后,以下称专家组);另一组是经济观察网的读者与媒体记者(以下称社会媒体组)。

在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专家组和社会媒体组对2007年全球经济的预测存在较大的差异,一半以上的专家学者认为2007年的全球整体经济增长将明显趋缓,处在0-3%的同比增长率,而社会和媒体总体比较乐观,一半以上的社会媒体人士预计明年的增长态势依然会超过3%。分地区看,专家学者认为美国、日本和欧盟2007年的经济增长趋缓,依然比较看好新型国家和中国的经济增长。

消费、投资、出口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一直以来,我国经济是投资和出口拉动远远高于消费的增长,在对2007年预测时,专家和社会媒体两组依然认为,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还是二者,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只不过是有大约20%的社会媒体组人士认为,消费和政府支出将会开始逐渐发挥作用(见图3)。

在对2007年物价总体水平(CPI)预测时,专家组中56.52%认为应该在1%-3%阶段,有43.48%认为增长率会在3%以上,社会媒体组看法和专家组大致相同,认为在1%-3%和3%以上的各占一半(见图4)。

对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预测,无论是专家组还是社会媒体组,大部分认为2007年同比增长将超过2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有60%专家组成员认为,增长会超过这个值,而社会媒体组47.62%认为超过20%,40.48%认为增长率为10%-20%(见图5)。

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预测看,2007年投资主要来源依次是民营投资、国有企业投资和外商企业投资,但是,无论是专家学者组还是社会媒体组,普遍认为,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是新的一年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外商投资增长紧随其后。

在2007年我国出口预测中,普遍认为,美国、欧洲和日本经济增长在2007年经济增长趋缓的背景下,中国的出口将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但是增速也会相应的趋缓,大约有50%的专家组和社会媒体组的成员认为增速降低,还有专家(34.78%)、社会媒体(33.33%)人士认为将保持快速增长,大约20%的专家、社会媒体人士认为大约能够保持2006年的出口增长速度,而没有人觉得明年的出口会出现下滑(见图6)。

2007年政府支出重点方向问卷调研时,发现专家组和媒体社会组都认为支出向农业转移,同时57.14%的社会媒体组成员还认为,2007年政府支出还将会增加投向基础建设的力度;在未来政府增加能源建设的支出时,较少人认为会加大力度,还有一部分专家认为,2007年政府也应该会加大公共建设的投入。

2007年外汇储备增长的变化预测,专家组认为继续增长是肯定的,其中有34%的专家认为会保持2006年快速增长态势,但是参与问卷调研的主要专家和社会媒体人士中,52.17%的专家和63%的社会媒体人士认为2007年是保持稳定增长,相对2006年有所下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明年的出口增长趋缓。同时也有少部分人士认为,国家为了平衡国际收支,优化国际环境,外汇储备可能会减少(见图7)。

在问及2007年中国人民币汇率发展趋势时,专家和社会媒体人士看法非常相似,有69.57%的专家和73.81%的社会媒体人士认为2007年将保持2006年的趋势稳步升值,认为会在2006年的上“快速升值”和与“2006年保持稳定” 的专家和社会媒体人士各占一成多(见图8)。

2007年在利率变化预测的问题上,专家的态度比较明显,60.87%的专家认为明年会继续加息,同样持有此观点的社会媒体占47.62%,专家们认为继续加息的主要原因还是当前货币流动性过剩,央行可能会进一步采取措施,缓解通胀的压力。由于该问题影响因素复杂,专家和社会媒体大约有两成人士表示,未来利率的走势难以判断(见图9)。

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让人担忧的几个焦点问题排在前几位的依次是:内需不足、投资过热、房价飞涨和通货膨胀。其中,在专家组的眼里内需不足和投资过热是两大重要问题,不过,和社会媒体相比较,专家组对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显得更加有信心。社会媒体组的调研结果显示,59.51%的社会媒体人士担忧明年投资过热和内需不足,而专家组分别有43.18%和39.13%的人担忧这两个问题。在其他方面的问题也表现专家担忧明显低于社会媒体组(见表1)。

三、2007年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小结

综合上述,经济观察研究院认为,连续三年经济的超过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态势在2007年将发生转变,但是,不会出现大幅下滑,只不过增长速度降低一些。根据调研的数据和经济观察研究院的研究分析,2007年增长幅度依然会保持在9%-9.5%,影响的重要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的进出口增长趋势发生重要变化。几大主要经济区经济增长趋缓,尤其是美国由于房地产行业萧条、利率过高等原因,日本经济复苏的步伐放慢和欧盟经济增长瓶颈制约等外部环境因素将会对中国出口产生重要影响。我们认为,2007年的出口增势会比2006年降低,同时,中国的进口也会随着人民币升值增幅加大。

二是投资正在回归理性,增长幅度相对前几年会明显趋于稳定。2003年以来,中国投资过热现象明显,在国家宏观调控下,2004年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经济增长,2005年投资再度出现反弹,在国家有关部门的进一步调控下,2006年3季度以来效果明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为稳定。我们认为,2007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不会出现前几年的大幅增长的态势,同时在相关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引导下,将会保持在20%左右的稳步增长。

三是居民消费增长较为缓慢,对经济增长影响较为深入,并且该问题在短期内难以找到快速解决的途径。从全社会零售品消费和物价指数来看,从2001年走出通货紧缩的低谷以后,一直保持一个比较稳定的增长态势,但是总体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高,远远低于投资增长的贡献。2007年,随着一系列的如教育、社会保障、医疗以及农村和农业问题逐步解决一部分,将会促进消费的进一步增长,但是我们认为,在新一年里,要确定关键性增长还是很难的,消费总额增长或许能比2006年高一些,但是不会太大。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稳定增长,其前提是要保持物价稳定。从调研的数据分析,2007年出现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也是比较小的。

四是政府支出重点转向农业和农村的建设,是中国经济增长新的突破口。十一五计划中,农业和农村的建设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2006年,政府支付方面已经明显向农村转移,并已经取得初步成效。我们认为,2007年中国政府将会进一步加大力度向农村和农业建设的转移,进一步推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村基础薄弱,在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微小,因此对整体经济的促进作用不会很明显。

产业经济

在2007年宏观经济的乐观预期下,中国不同产业发展趋势如何?本次调查中,我们仅就金融、房地产、汽车、能源和旅游等少数几个领域做了具体调查,调查结果显示,52.17%的被访者对2007年我国企业的总体利润水平持乐观态度,认为其增速基本稳定。就各行业而言,超过半数的专家认为房地产、金融和汽车将会是中国经济的主导产业。此外,能源业也成为专家们普遍关注的焦点,而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旅游业也被专家普遍看好。

房地产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6年1至11月,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6416亿元,同比增长24%,成为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刺激房地产投资不断激增的重要因素是房价的飙升。最新统计数字表明,2007年10月份,中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4%,而北京房屋销售价格以10.7%的涨幅继续领先全国。

令人忧虑的是,与房价的节节攀升相对应的并不是热销的局面,截至11月底,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为1235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9%。其中,空置商品住宅6723万平方米,增长6.4%。房价与商品房空置面积的双高显示出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正在日益积聚。

房地产开发是一个资本密集的行业,开发商的集资大部分来源于银行贷款。针对房地产市场存在的不健康因素和隐患,从2005年以来,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相继出台,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2006年12月10日,央行发布《2006年金融稳定报告》,对国内金融业现状及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等进行阐述。报告指出,在房价攀升和房地产信贷规模较大的情况下,需关注房地产价格波动带来的潜在风险。这是央行首次以专栏形式对房价下跌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做出预警。

2006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注意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合理引导和有效调控”、“要在政策落实上狠下功夫,确保中央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落到实处”。

那么,2007年房价走势将会如何?参与此次调查的专家意见分歧明显:30.43%的专家认为重点大城市和中小城市房价都将继续上升,21.74%的专家认为重点大城市稳定、中小城市大幅上升,13.04%的专家认为重点大城市继续上升,中小城市平稳。看来,2007年的房地产行业将会是不平静的一年。

根据WTO的协议,2006年以后我国将取消所有对外资银行的所有权、经营权的设立形式,包括所有制的限制,允许外资银行向中国客户提供人民币业务服务,给予外资行国民待遇。

2006年12月11日正是这一大限的日子。

11月15日,国务院正式颁布《外资银行管理条例》。11月28日,银监会又颁布了《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下称“细则”)。《细则》规定,希望从事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在满足“开业三年、连续两年盈利”的条件后,可以向中国银监会提出申请,在获得相关批准后,即可经营全面人民币业务,包括允许外国银行分行吸收中国境内公民每笔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定期存款。

12月6日,银监会银行监管三部主任徐风在银监会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说,目前已有超过10家的外资银行明确表示,将转制为在华注册的法人银行,银监会将按照工作计划在12月11日后,正式宣布首批获受理的转制银行名单。

银行业属于金融服务性行业,服务性行业的核心是服务水平。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外资银行以法人银行的形式进行人民币零售业务,会对银行业整体格局带来更加激烈的竞争,不排除短期内造成一些中资银行经营成本的上升,但这种竞争也有利于提高中资银行的经营水平,最终会达到共赢。

此次被调查的专家们对2007年银行业的中外竞争看法明显分为两派,47.83%的专家认为外资银行的介入对中资银行没有太大影响,而43.48%的专家认为将会有深刻的影响。

汽车业仍是中国经济的一大亮点。中国加入WTO以来,当初预计的进口车价格大幅跳水的局面并没有出现,相反,中国汽车业在历史上第一次爆发性地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2001年至2004年,中国汽车三年间产销量翻了一番,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了30%。2004和2005年进入了理性回归阶段,产销量增速从30%以上降到了12%,但是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

汽车公司的发展和盈利主要驱动力量在于公司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外部关键影响因素是市场需求、政府政策和行业竞争格局。调查结果显示,47.83%的被访者认为2007年汽车工业的热点是“中国自主品牌迅速崛起”,26.09%的被访者认为是“汽车价格再次大幅下降”,21.74%的被访者认为是“国产品牌汽车快速兼并重组”(见表2)。

近年来不断爆发的电荒、油荒、“煤电之争”,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此次参与调查的专家有47.83%认为2007年我国能源领域最突出的问题将是解决高能耗的问题,开源固然重要,但节流也必须引起重视。除此之外,有43.48%的被访者认为现在是到了必须从体制上解决问题的时候了,能源定价必须市场化(见表3)。

自2004年12月11日中国零售业入世过渡期结束后,中国的零售市场已经全面向外资开放。2006年,先期进入中国的国际零售业巨头百思买(Best Buy)终于不再观望,宣布斥资1.8亿美元控股五星电器,合资后百思买的持股比例高于50%。从此,中国家电零售业将打破内资独霸的局面。2006年11月22日,国美、永乐合并而成的新国美电器集团在京正式成立。国内零售业市场风生水起。展望2007年,56.52%的被访者认为中国零售业的并购将会成为一种趋势,21.74%的被访者认为国美兼并永乐只是个案,而17.39%的被访者认为很难说。

国有垄断性行业的改革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对电信、烟草等垄断性行业的改革重点,调查结果显示,专家们意见再次分化,39.13%的被访者认为应该“定价市场化”,30.43%的被访者坚持“继续实行国家指导价”,还有部分专家认为应该将进入门槛降低和职员的薪酬改革(见图10)。

社会与观念

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但是处在经济高速增长与社会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也在经历着一系列社会问题的考验与观念的变迁。受访对象对中国的医疗、教育、腐败等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发表了看法。调查结果显示,专家、社会与媒体的主要意见趋同度较高。在社会问题上,被访人群普遍认为,医疗、教育等问题出在体制的不健全上,该问题在2007年将不会有很大改变,中国的城乡差距在未来一年将继续扩大,被访者对腐败问题的改善保持谨慎态度。在社会观念上,被访者的普遍意见是,经济上的全球化,将给中国的社会观念带来巨大变化,其中不少人也认为,民主理念将在2007年得到进一步强化。对此,有专家表示,现在解决问题的钥匙应当从解决体制和政治体制来找。和谐社会的建设,应以分析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开始,调整不同阶层的阶级利益。同时,教育、医疗、住房、交通、通讯方面的行政管理一定要有较大幅度的改革。

医疗体制改革一直是大众关心的焦点,近年来,一直存在公共卫生状况恶化、卫生公平性缺失、医院职能异化的现象。被访群体普遍认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核心在于医疗体制存在问题,持有这一观点的专家比例达到80%,社会和媒体的比例达到78.26%。在对医疗体制的看法上,60.81%的专家认为2007年“看病难”的问题不会有太大变化,而公众和媒体则相对乐观,40%的被访人群认为“看病难”不会有变化,35%的人则认为会有所好转(见图11)。

健康是基本人权。现行宪法第45条可视为我国公民健康权的宪法渊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近几年的医疗改革经验表明,不能用成本收益来衡量医院的效益,而应该以公民的健康水平来衡量。需要加大力气改变以药养医的现有体制,提高医院的社会责任感,弱化其“企业”的定位。有迹象显示,政府主导医疗体制改革正在成为主流看法,健全监管体系,强调多元化经营,加大政府投入特别是地方政府投入,在基层建立低成本合作医疗机构,将成为未来医疗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

2006年不断发生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从福寿螺致病到欣弗不良反应事件,都凸显出目前食品及医药行业的规范度存在缺陷。对此,被访专家中57%的人认为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屡发主要原因在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监管不力;社会和媒体群体中则有65%的人认为是相关法律规定不到位及执行不力。六成以上的被访人士认为,如果市场秩序混乱局面不改,将会有更多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暴露出来。

职能部门监督不力、法律法规不健全已经成为被访者对食品医药安全事件原因的普遍共识。同时,对未来一年该问题的解决及改善程度,被访群体也持保守态度。

城乡差距,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调查显示,60%的被访专家认为,在未来一年城乡差距会扩大,30%的专家则认为与2006年相比不会发生变化。而75%的社会及媒体人士则认为该差距会扩大,25%的人则认为未来一年城乡差距会缩小(图12)。

虽然截至2006年3季度我国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下降到11%,但还有近60%的农村人口、50%的劳动力以农为主,城乡二元结构并没有根本改变。中国非农业人口占少数,非农产业效率低,短时期不可能用很大力量“反哺”农业。城乡差距将会在比较长的时期内存在,如果出现各种预料不到的波动,城乡差距仍有继续扩大的可能。这些问题,都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从土地上获得的公共收入要更大比例安排农村建设,逐步消除人口流动方面的障碍、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医疗制度,或许是2007年及未来的数年内改善城乡差距,切实提高农民生存、生活水平工作中所必须重视的。

同样,对于社会保障问题,被访专家及社会和媒体人士都把目光放在了农民身上,44%的被访专家和65%的社会和媒体人士都认为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急需解决,22%的专家认为社保资金缺口是需要首要注意的,这个比例在社会和媒体人士中达到40%,39%的专家和25%的社会和媒体人士则将目光放到了城市低收入人口(图13)。有专家建议,应把社保基金落实到个人。

根据2006年2月中国老龄委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国从1999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目前正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而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人口快速老龄化的趋势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科技进步、文化生活和社会保障体系等各个领域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劳动力比例的下降、社保体系压力的增大都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重大问题。在即将到来的2007年,人口的快速老龄化对中国的影响将会呈现什么趋势呢?

在所有接受问卷调查的专家中,有69.57%的人认为老龄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在未来1年中不会有太大的变化,8.7%的人认为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只有4.35%的人认为这种人口结构的改变对社会还没造成什么严重影响。网络调查中大众看法与专家的观点基本一致,只是认为老龄化对社会影响非常严重的人数比例略高,为15%。

经济增长模式的改变、人口的增长以及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入世带来的压力使得就业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调查中,近一半的专家认为2007年中国社会的就业问题会更加严重,而近40%的专家则认为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相对于专家的看法,网络调查中大众的观点较为悲观。有95%的人认为就业问题会更加严重。而专家和大众对就业压力将对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影响观点基本一致,近8成的专家和大众都认为就业压力会加重社会负担,不利于社会秩序稳定。而针对就业压力来源的调查中,专家们和大众都认为产业结构不合理和人口过剩是压力的重要来源。但专家们认为最重要的压力来自于大量大学生毕业,大众则认为是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

教育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相对于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教育的改革就没有进展得那么顺利。教育的投入不足、发展不均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等问题长期存在。尽管政府出台了很多旨在改变教育问题现状的政策、措施,但教育问题的缓解和解决仍需要长期的努力。在关于中国教育改革问题的调查中,压倒多数的人认为体制问题是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在专家调查和网络大众调查中。这一比例分别为86.96%和90%。除此之外,还有40%的大众认为教育模式的问题也是教育改革中应解决的重大问题。

腐败问题是各国都存在的世界性问题,中国也未能避免。挪用社保基金、王昭耀家庭式腐败、杨松泉侵吞防艾资金,这些2006年揭发出来的重大腐败案件都在警示着人们腐败问题确实触目惊心。而10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反贪大会上向人们宣告了中国坚决惩治和积极预防腐败的决心。在对未来1年的展望中,近一半的专家认为中国的腐败问题会愈演愈烈,而持此观点的网调大众比例略有减少,为30%。更多的大众,45%的比例,认为2007年中国的腐败问题与2006年相比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相对乐观的认为腐败问题会有所改观的专家比例为6.09%,而网调大众为20%。

当今的中国是个日新月异,飞速变化中的国度。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进行着重大的变化。在即将到来的2007年中,哪些观点会更多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进而影响整个中国社会发展呢?在专家们眼中,最能产生重大影响的观念是全球化思维和终生教育的理念。其认同比例分别为39.13%和26.09%。网调大众同样认为全球化思维是最能影响社会发展的观念,其比例为45.%。由此可见,在国际间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全球一体化的观念深入人心,并将继续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区域经济与企业经营

2007年,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方将是哪儿?环渤海经济区是被访者推崇的区域,北京、上海依然被认为是国内最具有活力的投资城市,天津和重庆紧随其后。在吸引投资方面,除了中国普遍被大家看好外,有超过3成的被访专家选择了美国和日本。此外,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也是被访专家们关注的一大问题,并且出现了不小的分歧。

在被问及“2007年哪些国家或地区最具投资价值”时,中国依旧是大家的首选,其次,超过30%的被访者认为是美国和日本。

巨大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是中国吸引外资的优势,这一优势在将来很长时间内会一直存在。当然,近几年印度和越南等南亚、东南亚国家开始越来越受投资者关注,但短期来看,这还并不能对中国构成威胁。

虽然中国吸引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但从FDI累计数量来看,中国与美国差距甚远。统计数据显示,1998年-2005年,两国FDI流入量累计分别为12613亿美元和4006亿美元,中国仅相当于美国的31.8%。2005年,中国人均FDI流入数约为46.4美元,美国为357.6美元,美国是中国的7倍。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美国始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何用java替换看不见的字符比如零宽空格​十六进制U+200B
 干货   2023-09-10
网页字号不能单数吗,网页字体大小为什么一般都是偶数
 干货   2023-09-06
java.lang.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4096
 干货   2023-09-06
Noto Sans CJK SC字体下载地址
 干货   2023-08-30
window.navigator和navigator的区别是什么?
 干货   2023-08-23
js获取referer、useragent、浏览器语言
 干货   2023-08-23
oscache遇到404时会不会缓存?
 干货   2023-08-23
linux下用rm -rf *删除大量文件太慢怎么解决?
 干货   2023-08-08
刀郎新歌破世界纪录!
 娱乐   2023-08-01
js实现放大缩小页面
 干货   2023-07-31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百态   2023-07-31
英语学习:过去完成时The Past Perfect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31
Mysql常用sql命令语句整理
 干货   2023-07-30
科学家复活了46000年前的虫子
 探索   2023-07-29
英语学习:过去进行时The Past Continuous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28
meta name="applicable-device"告知页面适合哪种终端设备:PC端、移动端还是自适应
 干货   2023-07-28
只用css如何实现打字机特效?
 百态   2023-07-15
css怎么实现上下滚动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三角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椭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正方形?
 干货   2023-06-28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蜘蛛爬虫ip大全
 干货   2023-06-22
javascript简易动态时间代码
 干货   2023-06-20
感谢员工的付出和激励的话怎么说?
 干货   2023-06-18
 
>>返回首页<<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