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枢神经兴奋就能抑制外周神经
比如吸食毒品就能止痛
参考答案: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其位置常在动物体的中轴,由明显的脑神经节、神经索或脑和脊髓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成分组成。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大量神经细胞聚集在一起,有机地构成网络或回路。中枢神经系统是接受全身各处的传入信息,经它整合加工后成为协调的运动性传出,或者储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成为学习、记忆的神经基础。人类的思维活动也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脊椎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 脊椎动物的脑位于颅腔内,脊髓位于椎管内。脊椎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从胚胎时身体背侧的神经管发育而成。神经管的头端演变成脑,尾端成为脊髓。神经管腔在脑内的部分发展演变成为脑室,在脊髓部分演变成为中央管。脑在开始时是3个脑:前脑泡、中脑和菱脑泡,以后又衍化成为端脑、间脑、中脑、小脑、脑桥和延髓。
脊椎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内许多神经纤维是有髓鞘的,它们聚集在一起时,肉眼观呈白色,称白质。相反,神经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肉眼观呈灰色,由大量神经细胞体和树突上大量突触组成,称灰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由功能相同的神经细胞体集聚组成的,具有明确范围的灰质团块叫做神经核。在脊髓中进行的神经活动,主要是按节段进行的反射性活动;但脊椎动物的许多活动都带有整体性,这有赖于脑与脊髓之间联系来完成。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出现了许多纵向走行的神经纤维束。在脑和脊髓的左、右两侧之间也有许多连合纤维,其中最粗大的是大脑两半球之间的胼胝体。
脊髓还保留着原来神经管的模式,灰质居中央管的周围,而白质围于灰质的表面。脊髓的背侧部分由胚胎时期神经管的翼板发展而成,主要接受感受器的传入信息。腹侧部分由基板发育而成,其功能是运动性的。脑干的颅神经核的位置按其感觉、运动的性质,基本上与脊髓的排列方式相似,但由于脑室的形状变化,当然,不如脊髓那样明显而整齐。脑干中的一些既非感觉又非运动性的神经核,如红核、橄榄核等,则位于脑干的不同部分。由于脑室及众多的神经束和传导束的出现,脑干的构造比脊髓要复杂得多。大脑及小脑的灰质主要分布在表层,分别称为大脑皮层和小脑皮层;而白质则在深层。
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像是一部容器巨大的信息加工器,加工的结果可以出现反射活动、产生感觉或记忆。例如动物遇到伤害性的东西,会逃避躲开,这是一种反射动作。在这个反射动作中,伤害性刺激所引起的信息,传入中枢,经过中枢的加工,再经运动神经传出,引起了肌肉的活动。中枢神经系统接受传入信息后,可以传到脑的特定部位,产生感觉,这一点在人类是可以根据主观的经验明确地报告出来的,在动物或许也有同样或类似的“感受”。有些感觉信息传入中枢后,经过学习的过程,还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留下痕迹,成为记忆。
中枢神经系统在完成上述功能活动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即协调与整合。协调指整体作用中的各个作用结合成为和谐运动的过程。整合是指把单独的、部分的活动变成为一个完整的活动过程。在这里,输出不再与输入呈一对一的关系,可以是多个输入,转化成单个输出,或者相反。例如,当左腿屈曲时,右腿为了支持体重一般都是伸直的,而左腿屈肌是收缩的,伸肌却是松弛的。这些活动都体现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与整合作用。
如果从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则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可以归纳成两类:主动作用与对抗作用。对抗作用就是对抗外界环境给予机体的刺激,力图维持机体活动的原先状态,在生理学上称稳态性作用。这对保持机体生理状态的相对稳定,对于各种生理正常功能的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各种先天的反射性活动,基本上都是属于这一类,如体温调节反射,食物引起的胃肠活动反射等。另一类作用并非由明显的外界刺激所引起而是由机体主动发动的,称主动作用,这在高等动物尤为明显,如猫向老鼠扑去,如人们随意想发动某个动作等。在这两种活动的基础上还可经过学习,获得新的行为。
外周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联系中枢神经系统与全身各器官的神经,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通过外周神经系统,脑和脊髓既获得全身器官活动的信息 ,又发出信息到各器官以调节其活动,从功能上看,外周神经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 即脑和脊髓)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组成统一的神经系统。脊椎动物的外周神经系统包括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按节段性排列发出的脊神经。
分类 按所联系的器官不同,可分为躯体和内脏两大类,每一类又可按照传导兴奋的方向不同而分为传入和传出两类。传入神经是将感受器的兴奋传入中枢,引起感觉,故又称感觉神经,如脊髓后根所含的纤维;传出神经是将中枢的兴奋传到效应器,引起躯体运动或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故又称运动神经,如脊髓前根所含的纤维。近年发现,脊髓前根也含传入纤维。
外周神经系统各类神经所联系的器官机能归纳如下:
躯体和内脏的传入神经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别。例如,由胸腔、腹腔和盆腔等部位内脏器官到达脊髓的传入神经,与由躯干四肢的皮肤、肌肉和腱等处到达脊髓的传入神经,其细胞体在脊神经节,其向中枢的一段都是后根的组成部分;在功能上,都是将感受器的兴奋传入脊髓。故在生理学上没有必要对躯体传入神经和内脏传入神经加以区别。
躯体和内脏的传出神经支配骨骼肌和内脏器官,在结构上和功能上都有显著的差别。在结构上 ,由中枢发出支配骨骼肌的传出神经,其细胞体都在脊髓或脑干内 ,其轴突离开中枢部位后,直接到达它们所支配的肌细胞,但支配内脏器官的传出神经,属自主神经系统,却分为两段:第一段叫节前纤维,其胞体在脊髓或脑干内,其轴突末梢终止于外周的自主神经节内,并在此与第二段神经的胞体及其树突发生突触联系;第二段神经纤维由该神经节发出,直接到达所支配的器官,故称节后纤维。
在功能上,躯体传出神经对于骨骼肌只发生兴奋作用,即只含有兴奋性的纤维,其神经冲动能经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引起骨骼肌的兴奋,从而使肌肉发生收缩。当传出冲动减少或被阻断时,骨骼肌的收缩就减弱或完全停止。但支配内脏的传出神经比较复杂。大部分内脏器官接受双重神经支配,即接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两种神经支配,其中有加强内脏活动的(兴奋性神经),也有抑制内脏活动的(抑制性神经)(见自主神经系统)。
脑神经和脊神经 人体有12对脑神经,包括传入和传出神经纤维;在第Ⅲ、Ⅶ、Ⅸ、Ⅹ脑神经中,还包含有副交感神经纤维,绝大部分的脑神经支配颈和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