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让脑子更灵光?
还记得马家军吗?围绕着违禁药物的问题,马家军几起几落、众说纷纭。如今这事在美国上演。美世界滑雪冠军伯德·米勒反对搞药检并宣称违禁药物能保护生命,他特别指出,“在我们从事的滑雪运动中,这些药物(指EPO和其他药物)很少带来健康危险。实际上这些药物使得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加安全,因为,使用这些药物使我们能够减少错误,避免出现自我毁灭的危险。”当然,国际奥委会和世界反兴奋剂署不管这套,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1月23日的美国《新闻周刊》就拿这个热门新闻做了封面。标题“米勒时刻”本来是指NBA球星雷吉·米勒在比赛的关键时刻出手投中多个三分球,奠定胜局,这里当然一语双关。伯德·米勒可被视作美国几十年来最具天赋的滑雪运动员。他说话的方式就仿佛在赛场上那样:高速、放纵、看起来几乎失去控制。他经常对媒体露出不屑的笑容,这种姿态会持续到记者的录音带走到头为止。在他看来,所有记者口中带了问号的句子都是些愚蠢透顶的问题。但是他会回答任何问题。而他一旦开口,那些记者就会感觉如获珍宝——米勒诚实得几近顽固不化。米勒在1月8日再掀波澜。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60分钟》节目的演播室里,他透露自己曾经在世界杯上醉酒参赛——准确地说,是酩酊大醉——把这事儿说出来比去做一遍还要愚蠢。
美国滑雪队的教练按部就班地再次替米勒擦屁股,但是《60分钟》将他们本就恶化的关系推向悬崖,《新闻周刊》用的是brink,《时代》用的是edge。美国滑雪国家队教练和美国滑雪联合会秘书长对此勃然大怒。
1月23日《时代》周刊以“在边缘上叛逆”为题报道同一事件。文章写道,CBS在自己的《60分钟》节目预告中说,米勒在酩酊大醉时滑雪,但是他自己却对此予以否认。不过,谈到自己高超的滑雪技巧,米勒一点都不谦虚,他告诉《60分钟》:“很多次在比赛进行到最关键阶段的时候,我的身体状况都非常不好。”。这种论调和米勒不靠谱(quirky)而且极为不羁的风格相吻合,但是,这些话像滚雪球那样迅速升格成为一场危机。美国冬奥会军团本已一团乱,美国滑雪联合会官员迅速赶到瑞士,对即将在此参加比赛的米勒提出申诉。作为道歉,米勒对外界说道:“这些流言蜚语完全不能代表我的整个职业生涯。”
这不免让我们想起了当年的马家军,几乎是同一事件的不同版本。
大众对体育运动员的看法一直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相映成趣的是同一天的《时代》周刊亚洲版,谈的就是大脑问题。封面故事“如何让脑子更灵光”告诉我们如何保持自己的智力水平——从幼年到壮年——以及如何避免那些看起来本无法避免的衰退。一些新发现验证了我们曾经怀疑的事情:外婆是对的——多吃鱼确实有利于大脑发育,每天睡觉不超过8个小时将会有碍于我们集中注意力或者解决问题。
但是另一方面,很多研究结果令人大吃一惊。比如,创意并非灵光乍现,更多时候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一次完成多个任务,可能看起来效率颇高,但却会对工作品质造成严重影响。每天的思考可以改变大脑皮层,运动可以有效避免阿兹海默症之类的神经性疾病。
1月23日的《商业周刊》说了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数学改变世界,这当然是更高级的头脑体操。文章开篇说的是一个华尔街商人,将数学运用于每天接触到的大量文字信息,将他们进行有机的整合,再投递给客户。有点像Google News那样,由机器人完成。如果字字珠玑的长篇大论可以被转化成数学模型,那么下一个会是什么呢?我们的事业——甚至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