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的穿着为什么不一样?
从不同年龄的人、各民族服饰等说说。品德作业,急需啊!
参考答案:决定世界上各国、各民族服装特色的主要因素有:
1、历史文化传承的不同:例如,我国古代以峨冠长袖、褒衣博带为华夏文明的标志。孔子就瞧不起“披发左衽”的夷狄;西晋灭亡,“五胡”统治中原,汉族士大夫被迫南迁,就称自己是“衣冠南渡”(好像“五胡”都不穿衣不戴帽似的!)。这种服装传统直到清朝才被长袍马褂所取代。到民国又开始受到欧美服装的影响。不过到了现在,我们这些子孙后代早已数典忘祖,张艺谋编导的为申奥而作的介绍中国的节目,竟然以清朝的辫子服作为中国的服饰。前几年APEC会议在上海举行,我们推出所谓的“唐装”也与真正的唐朝服装相去甚远。
2、地理环境、气候不同:寒冷地区民族穿着必定毡裘长靴。热带地区居民一年四季只需一幅布缠裹半个身体就算是隆重的礼服,如印度的“纱丽”;更穷或更原始的民族甚至男男女女都只用一尺布(甚至树叶)遮挡私处,如住在热带雨林的土著。酷热而又干燥的中东地区如阿拉伯人,为预防热辐射,大热天都用长幅白布把自己的头部和全身裹得严严实实。在我们有些夏天爱打赤膊的“膀大爷”看来似乎有些不可理解——那不把人给热死闷死吗?其实那个地区气候不仅炎热而已,更是十分干燥。不是不会流汗,而是汗还没有流出,早在毛孔里就给蒸发了。所以人们不会被闷死,只会给“烤死”,对付的办法就只有把整个人包起来。而且他们那儿夏天不但不开窗户,反而要把窗门关紧,以防热浪侵袭。藏族同胞生活在高寒地区,又要骑马放牧甩鞭子,所以厚实的藏袍就要让右臂坦露或右臂仅着衫袖。
3、社会风俗、观念不同:中国人以红色象征喜事,白色象征丧事;欧美人以白色服装作为结婚礼服,缠黑纱、穿黑色衣服表示悲悼;而据说非洲有些民族却把红色衣服作为丧服。
4、外界和时代变革的影响:到了近代,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扩张,他们的文化包括服装也变成了强势文化,西装如今成了世界性的正规服装就是证明。改革、改朝换代、更不必说革命对服装的影响就更直接、更大了,因为它运用了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变了“中国人”(此处“中国人”指中原“华夏族”)褒衣博带而又不穿裤子的习俗,不但学会了骑马,不但骑马作战时穿上窄衣窄袖上装和长裤,在不作战的日常生活中也养成了穿裤子的习惯(试想,要是没有赵武灵王这次改革,没准咱们至今还只披着宽大长衫却光着屁股四处晃荡呢!)。清军入关后,不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而且几千年的汉族服装、“汉官威仪”也一旦扫地以尽。而且积非成是,以至于到民国时许多被剪掉辫子的人(如当过中华民国副总统、总统的黎元洪先生)还曾经如丧考妣般痛哭流涕过,张勋等一些清朝的遗老遗少还要起来“誓死保卫”他们那条“猪尾巴”呢!解放后,被外国人称为“毛式服装”或“人民服”曾经一统天下。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大为解放,西装不再被当作“资产阶级”的象征,以至于农民下地干活也穿上“西装”。现在咱中国人当然不再这样了,穿衣服不但已完全“世界化”,还趋于个性化。与此同时,如今咱中国的服装甚至在某些方面正在“领导着”世界潮流呢!——不信你看:中国的大众形式服装正所向披靡,畅销世界五大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服装供应国呢!
参考资料:王朝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