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知道
分享
 
 
 

近代诗该怎么写

王朝知道·作者佚名  2010-07-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分类: 资源共享 >> 文档/报告共享
 
参考答案:

诗的新向度——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在这一新时期的文学发展中,最值得

我们研究的就是新诗的未来。

——闻一多:《文学的发展历史》

现今,我们写诗不是为了个人的快乐,

而是为了给一个完整的传统奠基。

——吴新华:《今日新诗》

废名(1901-67)在《街头》一诗中抓住了中国现代诗的根本:

行到街头,乃有汽车驰过,

乃有邮筒寂寞。

邮筒PO,

乃记不起汽车的号码X,

乃有阿拉伯数字寂寞,

汽车寂寞,

大街寂寞,

人类寂寞。(1)

我相信,谁也不会错把它认作一首传统诗;有几点显著的迹象表明了其现代源起。首先,就诗在纸面上的有形呈现而言,我们看到了直接的断行。中国古典诗歌不直接断行。这是从二十世纪早期的西方引进的。标点也借自西方。在形式方面,逐行的字数有所变化,多可如第一行的10个字,少可如第三、七、八行的4个字(在原文中)。确实,《诗经》以降的某些古典诗歌形式,例如词和曲,行行的字数也有所变化,但通常都有固定的格式,而这首诗却没有。其次,虽然guo(“汽车驰过”的“过”)和mo(“寂寞”的“寞”)押韵,却没有读法上通盘的押韵设计。类似地,在这首八行的中文诗中,“寂寞”一词引人注目地重复出现了5次。尽管在古典诗歌中为了强调或其它效果会有意识地运用重复(例如罗隐[833-909]的著名联句“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伤悲明日悲”(2)),但这首诗的使用频率及其所居有的结构性地位却排除了将其归入传统的可能性。最后是一些相关的意象。汽车和邮筒、阿拉伯数字和罗马字母都是现代技术、商业和多种文化际会之世界的一部分。

但是比前述形式和主题因素更重要的是感受性,这种感受性显然使诗变得现代。诗起手得漫不经意。诗人废名在街上散步,街头有一只邮筒,这时,由于看见一辆汽车从身边疾驰而过,他的心头突然袭上一种寂寞感。这首诗有一个自发的触机,几乎是即兴的——一种被简捷的句法和陈述的直接了当所强调的印象。诗人看来不是从一个先定的主题——诸如现代人的异化之类——,而是从寂寞感的形成(由三处“乃”所标志)出发,以此贯穿快节奏的感知过程:由汽车到它的疾速消逝,到寂然伫立的邮筒,到诗人的无力回忆汽车牌号,再到汽车和邮筒、街道和汽车、以及街道和诗人之间实质性联系的缺失。这种瞬间感知过程的展开赋予了诗以生命。诗所传达的不是一种主题的蓄意呈现,而是直接而自发的感受。

考虑到这首诗写于1937年,它可以被视为对其时令人迷惑的、迅速变化的中国——在那里,诸如小汽车这样的西方发明相对说来还是新奇和罕见的——的一种应答。诗中的寂寞可以被阐释为一种衍生的感觉,它来自诗人对现代科技(汽车是一种其速度令他感到难以理解的怪物)那种难以言表的疏离;来自汽车消逝的速度和街头邮筒(诗人?)无助的静止之间的对比;最后,来自突然意识到的现代生活的内在悖谬——人类进步(就便利和物质的舒适而言)和丧失(就关联和相通而言)的同时共存。废名的寂寞和中国古典诗歌中通常觉察到的寂寞迥然不同,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寂寞来自个人交流的匮乏,以及诗人对他是如何有别于他周围人群的强烈意识。这种分离常常被归结为精神癖好和道德信条;因此,寂寞在传统意义上是诗人寻求精神同类(诗意的说法是“知音”(3))而不得的结果。然而,就废名而言,寂寞源自他在现代物质条件下深陷某种悖谬所感到的困惑,这种悖谬在于,外部世界的挤迫和喧嚣灌注于他的,只是深深的孤独和无助的感觉而已。自我克制和通常构成传统诗人之寂寞的宁静,在现代诗中是异常欠缺的。

把这首诗与唐代诗人李商隐(813?-858)的著名四行诗《乐游原》相比较,可以明显见出现代诗与传统诗之间的区别: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4)

撇开形式上的区别不论(5),这首诗与废名的诗显然存在相似之处。二者都可被称为即兴的,且都表达了某种感受或情绪:废名诗中的寂寞和李诗中的忧郁。叙述的因素在这两首诗中都提供了相应的背景,但又都保持在最低限度。同时,如同现代诗一样,李诗中的忧郁也呈现为一个展开过程,据此他表达了超乎倏忽无常的美之上的悲哀。然而,从意象和诗意常规的用法上还是能见出微妙的差异。虽然二者都使用了具体意象以表达情绪,但李诗中的“夕阳”是一个传统中国诗中频繁使用的、无常的自然象征。我说“自然”,意指是夕阳的内在特性——它的稍纵即逝的美——导致了它成为一个象征。因此不难理解,它适宜于表达悲哀、怀旧或类似的意绪。夕阳往往关联着分离(例如应(?-217)的“朝云浮四海,日暮归故山”(6))、老年(杜甫(721-770):“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7)),以及时光的迅速流逝(刘琨(271-318):“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8))。在每一种情况下,夕阳所内蕴的濒临结束的意味都由自然转向了人生。比较之下,废名诗中的意象——邮筒、汽车和阿拉伯数字——都没有寂寞的内在属性。倒不如说,寂寞是它们之中,以及它们与唤起这种感觉的诗人之间的一种关系。诗人在那一刻体验到的分离导致了寂寞;它不是任何被觉察到的客体固有的。

第二点区别在于诗意常规的使用。和废名一样,李商隐描述了一种自发的精神病痛及其显形过程。然而,进一步的考察表明,李的自发性事实上根植于若干可以辨识的传统诗歌策略之中。诗人起笔即表示他感到“意不适”,尽管确切的原因仍然隐藏着。第二行“登古原”的意象(乐游原在长安的东南方,是京城的最高处)是一个从《诗经》经魏晋到唐代的中国传统诗歌中反复出现的动机,用以表达沉思或悲伤的意绪(9)。早在西汉时期,它就见于《汉书》的一句短语,即“登高能赋”(10)。而正如H.H.弗朗克所阐明的,及至唐代,它业已变成一个与引发过去联系在一起的、众所皆知的陈旧套路(11)。如果说在意象层面上,高处为诗人提供了一个空间的全景视野的话,那么,在象征层面上,一览无遗的视野就使他置身于一个等价的、其范围包括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映像。这样一种独自注视的自然,按照弗朗克的说法,常常是忧郁多于快乐,很可能哀挽多于赞美,因为现在不可避免地被看作是往日辉煌的衰落,而自然的永恒则被看作是对人世无常的辛辣暗示。

如此一来,李诗中登高的套路不仅开宗明义地为读者预备了短暂之美和人类受限主题的最终揭示,而且这一套路的历史还增加了另一重尺度。由于唐诗经历的历史性转向,我们除了更多地读出这首诗的宇宙意味外,还能读出一种对大唐帝国衰落的悲伤。这种诗意常规的运用并没有否定李的独创性。李的前辈诗人往往以比照为转移运用登高主题,先入为主地将自然的持恒(举高处为例——通常是一座山)与人世的无常对立起来;和他们不同,李认为自然中同样充满了无常,并且同样难以超越。在这种情况下,悲哀不是来自比照,而是来自人类和自然的关联。缘此,李把两个为人熟知的动机——登高和夕阳——结合起来,并据此阐发了他对生命的深厚同情,从而为这首诗在运用了同一常规的众多汉语诗篇中据有某种永久性的地位提供了保证。

除了这些动机之外,李商隐还运用了另一个值得一提的诗意常规。既然已经领略了第一联的意绪,读者就期待在诗余下的部分中找到一个诗人情感的客观对应物,一个与其内心陈述相应的外部意象。诗人经常运用这种“情景交融”的手法,王夫之(1619-92)在《姜斋诗话》中对此作了最雄辩、最清晰的表达(12)。但是,早在得到系统阐发之前很久,这一概念就见于诸如陆机(261-303)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等经典文学批评论著(13)。换句话说,李诗表面上的自发性举证了为诗人和具有高度教养的读者所接受的另一层面上的诗意常规。

相比之下,可以辨识的传统诗意常规在废名诗中的缺席似乎暗示了一种新的诗歌态度,一种写诗和读诗的新路途。中国古典和现代诗歌之间的重要区别超出了显而易见的形式和语言差异的范围,它迫使人们质疑有关诗歌和诗歌阅读的前提。对废名来说,诗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一个辨别到目前为止人和世界之间未知关系的过程,或一种用以发现自身和世界的工具。诗歌创造新知识的前提对传统思想来说是陌生的,后者强调人和宇宙之间本质上的统一和直觉共振(14)。其次,不了解传统诗的音韵知识就无法充分鉴赏李商隐的诗,而这种了解对废名的诗是不需要的。事实上,废名的诗请求——假如不是需要的话——各式各样读者的参与。从第一行(“汽车驰过”)到第二行(“乃有邮筒寂寞”)存在一个陡峭的转变。“乃”这一指明结果的词,其原因却付阙未加解释。这就造成了一个必须由读者填充的逻辑上的间隙。出于同一原因,读者还必须从第一个“乃”到第二个“乃”,再从第二个“乃”到第三个“乃”,作概念的跳跃以获得诗的感觉。如果说诗中表现的经验是自发的话,那么读者的经验却不是。诗的分离性语义结构吸引着读者的注意乃至阅读过程本身。一个古典诗歌的读者无论在感觉上扮演怎样能动的角色,他或她都必须借助充分的文学(包括诗意常规和传统象征)和其它文化领域的背景;而一个现代诗的读者则宁愿参与创造意义,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古典诗和现代诗在诗歌前提和表现方式上的区别并非是对单个诗人的限定,它或可表明近代中国诗歌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根本性质。中国现代诗歌诞生于1917年的新文学运动,后者被归入1919年五四运动的名下。回想起来,和其它文类相比较,中国现代诗一走着一条特别曲折的道路。例如,和中国现代小说——后者大可争议地继承并借助了传统小说——不同,现代诗宣称自己是一个反对偶像崇拜者,正和一位令人生畏的前辈——三千年的古典诗歌传统——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现代诗的发展大概一直是反对者多于赞美者,并被认为其可疑大于可信,甚至在诗人自己中间有时也是如此(15)。在世界文学史上,或许还没有哪一诗歌时期象中国现代诗这样,由于其诞生恰好与寻求置换中国文化之根的大规模社会政治和文化变革相一致,而在如此大的范围内激起了如此剧烈的论争。1919年的五四运动通常被视为这样一种革命精神的巅峰:如同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那样,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它开始作出一系列的自身努力,以应对外国的军事入侵和经济剥削(16)。说到诗,早在1870年就出现了改革的呼声,其时一些年轻的知识份子如黄遵宪(1848-1905)、谭嗣同(1856-98)、夏曾佑(1865-1924)、梁启超(1873-1929)等,倡导在既往使用做作的古典措词的场合使用口语(17)。这种语言手段的变革后来成了1917年新文学运动的奠基石,中国现代诗即在这场运动中应运而生。

1917年1月,中国现代诗之父胡适(1891-1962)在他宣言式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中提出了关于他所预期的新诗的八个要点。其中至少有四点涉及语言问题:须讲求语法;务去烂调套语;不用典;不避俗字俗语(18)。胡提倡通俗易懂的口头语言,以区别于古典诗歌精致优雅、充满典故的修辞风格;提倡自由体,而不是因循传统诗关于格律和结构的僵硬规定。总之,新文学运动追求自由的、活生生的语言表达,以取代被古典诗和文言文(例如“八股文”)所束缚的僵死的语言。

自然,这些革命性的主张遭到了激烈的反对。一般说来,拒绝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以林纾(1852-1924,即闻名天下的林琴南)为代表的守旧文人,他们视文学改革为阴谋推翻孔学道统的别一种借口。其二是诸如梅光迪1890-1945)、胡先(1894-1968)和吴宓(1894-1978)这样一些倡导“复古”的新古典主义者,他们原则上赞同改革,却把古典散文看作楷模(19)。他们顽固的拒绝最终无济于事。白话诗(其时也称“新诗”,现在有时还这么称呼)很快成了更年轻一代的大本营。经由晚清白话文和白话诗的最初发扬,到1920年官方采用白话从事基础教育,至二十年代初,作为“国语”的白话文业已牢固地确立了其作为文学手段的地位。

古典和白话诗之间的论争由于输入外国诗,主要是西方诗而更为激化。因为几乎所有的中国现代诗的先锋人物都是在国外(日本、美国和欧洲)受的教育,对他们来说,为了选择范例而转向其它文学传统是很自然的事。随之,诸如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现实主义、意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这样一些主要的西方思潮被介绍到中国,并经常激发起改写和摹仿的热情(20)。由西方诗的句法和隐喻、象征用语演化出来的外来因素也出现在中国现代诗中。对中国现代诗来说,西方在很长时间内一直是先进的同义语,并被用作主要的范本,最初是在20和30年代,其后是在60和70年代初的台湾(21)。追溯其影响的根源和接受的来龙去脉当然是值得的;但我们同样应该注意到那些使中国现代诗人得以接受外来影响的本土传统因素。换句话说,我们必须追问:中国文学景况中的哪些内在条件有助于外来范本的输入和接受?中国身上隐藏着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这种力量允许并确实创造出了它所必须的、来自外部的选择方法和眼光?

当我们试图理解汉语诗歌自中国文化内部发生的根本变化时,把本土和外国截然两分就变得简单化和可疑了。1917年以来汉语诗歌的现代性应视为诗人们在多元的选择中探索各种形式和风格,以表达复杂的现代社会的结果;尽管其中的某些因素可能由外国文学所激发,甚至为后者所派生,某些则来自与外国文学相似的内在要求和本土经验。虽然废名在学院里学习英语文学,其表达多有与诸如M.塞万提斯、W.莎士比亚、T.哈代等西方作家相近之处,却唯有他在其关于现代诗的观点中吸收了中国古典诗的观点;他的批评文章表明,他对外国文学几乎没有什么深厚的兴趣,这方面的知识也有限。他自己的诗和诗歌批评受道家和佛家的强烈影响,而对认识他的朋友来说,他乃是一位禅宗的实践者(22)。但毋庸置疑,他的诗是现代的。

为了理解汉语诗歌这一根本性新开端的范围和深度,我们需要超出表面影响进行探究,审察有关1917年以来诗歌的主要前提和普遍看法。由于拒绝了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的话——传统的诗歌规范,中国现代诗很自然地,几乎是不可避免地会通过反思诗的基本命题,为诗重新定义,并尝试建立一种新的诗歌规范。废名注意到:“每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必有一种内在的、不可控制的力量,它要求、甚至强迫一种变化——这种力量是自觉或是相反倒无关紧要……这种不可控制的力量不是别的,就是作家们必须掌握的新文学的实质。这种新实质往往采取最合身的形体,因而,一种新文学会无可阻挡地走向繁荣”(23)。

我将尝试描述这种诗歌规范变化——其结果导致了二十世纪中国诗的根本变革——背后的“不可控制的力量”。首先,存在一个外部的因素,它可以从社会政治和教育这两个角度进行讨论。随着1912年政治结构由君主制向共和制的根本转变,以及更早开始的由一个农业社会向一个城市化、工业化、商业化社会的逐步演化,诗的角色也在变化。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文人学士最推重的始终是诗。在一个建立在孔子伦理学和实用主义基础上的社会里,诗适用于好几重目标,其中最高的是作为道德文化修养的基石。这一意图在孔子的《论语》中被神圣化了;在《论语》中,诗作为首要因素,和礼、乐一起,被列为导向道德完善的“三门基础课”(24)。在政治领域,诗有一种进身的实际意义。因为种种文学技巧通常是通过科举考试的基本功;而自七世纪初以来,韵文的两种形式——赋与诗——一直采取命题的方式(25)。天赋高的诗人定期接受来自高层、甚至是皇帝本人恩赐的官职(26)。最后,在一个更为平淡的层面上,诗作为一种普遍的形式,被用来联系家庭、朋友和同僚,就象那些为了每一个能够想象的场合写下的、不可胜数的古典诗作所表明的那样。

随着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诗歌写作在政治上不再是一件可人之事,那些把科举制度当作进入文官阶层入口的士绅们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精英的地位。随之,曾经是传统学问的核心和治理国家的纲领的孔学经典也失去了其神圣性。再进一步,正如中国的现代化曾经(现在依旧)被等同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现代生活变得越来越零散化和城市化一样,诗也不可避免地成为有别于生活中其它领域的、更狭小、更具私人性质的景观。在中国历史上或许是第一次,诗歌写作必须被证明是正当的,因为其功能和价值都不再得到普遍承认。周期性爆发的为艺术而艺术对为人生而艺术的论争贯穿了中国现代诗七十年的历史:从1920年“新月社”和“文学研究会”之间的早期论争,到70年代中晚期台湾的“现代派”和“乡土文学运动”倡导者之间的论争,再到更晚近的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大陆关于“朦胧诗”的论争,概莫能外(27)。

早期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普遍有失落和疏离的感觉,他们“发现他们不属于社会上的任何阶级……由于缺少一种共同的身份,他们中的许多人倾向于或者求助于自身,或者只和有类似体验的人们发生联系”(28)。然而,与那些写作小说的同代人相比,中国现代诗人大概经受了更严重的身份危机和更大程度的疏离之苦。自晚清以来,小说一直被当成一种有用的“民族改良的工具”,“履行着一种极为重要的权力”(29),而诗在现代却不得不论证其社会关联。尽管诸如梁启超、夏曾佑、谭嗣同等人既倡导新诗,也倡导新小说,于二者都扮演着突出的角色,他们却指认小说为“社会和政治革新的有力手段”,对诗则较少热情,表达得也不够清晰(30)。清末的“诗界革命”通过促进把白话作为诗歌的优先手段,对中国现代诗的诞生作出了贡献;然而它既没有恢复诗歌在传统上所享有的崇高地位,也没有为诗歌阅读和写作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早期的现代小说作家负有某种“自任的时代发言人的使命”(31),寻求改变人们的意识,以使他们能建设一个更好的中国;同一时期的诗人则缺少明确的使命和方向感。

早期现代诗同样在自己身上发现了一个炼狱,即它在很大程度上必须忍受一个陌生的读者。中国传统诗的作者和读者大多是些具有高度教养的精英人物,他们学富五车、好整以暇、倾心于探究错综复杂的诗艺。在创作群体和阐释群体之间——或简而言之,诗人和读者之间,存在一种精妙的契合。正如吴新华(1921-66)所扼要指出的,古典诗歌

拥有为数众多的背景相同的读者。即便他们的姿态有所区别,但对如何阐释一

首诗通常持一致的看法。他们知道在诗中可以和不可以使用哪些隐喻。他们十

分清楚形式的困难,同样清楚其强度和缺陷。换句话说,在传统诗歌中,读者

和诗人的关系是一种非常亲密的关系,彼此有所谓灵犀一点。诗人用不着担心

读者是否会读懂他的诗。另一方面,读者可以毫不费力地置身诗人的情境并从

诗中获取最大程度的快感(32)。

然而,对现代诗来说,这种诗人和读者之间相互移情的前提不再有效了。十九世纪末开始的教育改革导致建立了一批西方风格的学校,同时引进了现代的训练方式。其结果是,有机会接受教育的人越多,他们所受的教育就越是多样化(中国典籍的重要程度随之就越低),他们的教育水准就越缺少一致性。对现代诗人来说,回答“谁是我的读者”这一问题成了一件高度个人化的事。他们可能是大众(至少从理论上说,其口头语言是诗的媒体),是少数有鉴赏力的知识分子,或一小批其他的诗人。

现代诗人对读者的态度呈现为一条广阔的光谱。在光谱的一端,一些人坚持诗普遍服务于社会,这可以被视为克服现代生活中实用性和私人性的追求彼此分裂的一种企图。为了尝试重建诗的社会价值,这一群体强调主题性关联,并每每采用一种相当狭隘的文学定义,拒绝纯粹的美学考虑。这种态度可见于,例如,30年代末到40年代末的抵抗诗歌和毛主义时期(1942-76)的共产主义诗歌。前者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唤起中国人民和日本侵略者战斗,保卫国家;在后一种情况下,政府宣称诗人应该为大众写作,通过创造典型人物向他们灌输正确的政治观点。陈就毛主义中国的诗人境遇评论道:“他的源泉显然是公众,他的想象和意图绝对遵照官方认可的道德和美学运作,……他的自我否定必须是对极度强有力的集体主义的完全赞同……他的象喻总是不得不表达一个附加的国家目标,这使他的诗充满无阴影的公共意识,缺少来自更深的精神领域的暗示”(33)。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较之任何其它的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毛主义关于文学必须为劳动阶级服务的名言更多呼应了在“文以载道”(文学作为一种道德的运载工具)和“文以贯道”(文学作为道德的体现)名下的儒家传统的说教实用主义观点。正如查尔斯.哈特曼(Charles Hartman)所指出的,尽管韩愈(768-824)关于“文”和“道”的整体概念较之他的宋代追随者远为复杂精致,但对韩以及其后的儒者来说,有一点讲得很明白,即文学的价值不仅取决于其反映道德的程度,而且要据其所反映的道德作出判断(34)。因此,毛主义使文学屈服于政治标准的实践可以被讽刺性地看作与儒家说教传统并行不悖,而后者在想象中由共产主义体制进行了彻底检修。由于这种现代条件下艺术臣服于政治和社会标准的状态倾向于禁止诗歌和美学理论方面的实验,我在本书中对这样的诗将不予论列。

在光谱的另一端是“憎恶理解的诗人”,一种显然受法国象征主义影响而形成的成见。王独清(1898-1940)早在1926年就宣称:“不但诗是最忌说明,诗人也是最忌求人了解!求人了解的诗人,只是一种迎合妇孺的卖唱者,不能算是纯粹的诗人!”(35)诗人纪弦(1913-)在《狼之独步》(1964)一诗中,以其典型的刻薄风格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我乃旷野里独来独往的一匹狼。

不是先知,没有半个字的叹息。

而恒以数声凄厉已极的长嗥

摇撼彼空无一物之天地,

使天地战栗如同发了疟疾;

并刮起了凉风飒飒的,飒飒飒飒的:

这就是一种过瘾。(36)

诗人发现自已置身荒原,陷入完全的孤独。第二行否定当一个先知听起来象是针对象征主义的诗人观所作的声明,但实际上是对与世界交流(即便是来自较高层次)的断然拒绝。在这个意义上,诗行暗示了一种甚至较之象征主义者的境遇更为孤绝的自我感受;与象征主义者梦幻式地为精选的少数读者作智慧的言说,并经由平民百姓获得世俗的误读相反,这里诗人甚至不存在被误读的机会,他已完全放弃了寻求对话的努力。在被选择的孤独中,他享受某种痛苦,为世界无力而怯懦的反应而感到近乎施虐狂式的欣喜——这是断言他独立存在的唯一方式。

我相信,无论是真实的或是想象的,在20年代由王独清和其他受法国象征主义影响的诗人首先予以表述,随后又由纪弦和他的台湾现代主义诗歌伙伴于60年代加以重申的“纯诗”理论的背后,这种诗人和读者之间的隔阂是一个主要事实。为了证明疏离读者的诗存在的正当性,许多现代诗人一直表达这样一种信念,即诗为自身而存在。保尔.瓦雷里(Paul Valery)的学生梁宗岱(1903-83)曾有如下一段代表性的论述:“所谓纯诗,便是摒除一切客观的写景,叙事,说理以至感伤的情调,而纯粹凭借那构成它底形体的原素——音乐和色彩——产生一种符咒似的暗示力,以唤起我们感官与想象底感应……它自己成为一个绝对独立,绝对自由,比现世更纯粹,更不朽的宇宙。”(37)

贯穿现代时期的批评家和诗人——不仅是受西方象征主义影响的那些——相信,诗应当依据自身的条件得到理解和评判。这一观点可以追溯到早期现代理论家王国维(1877-1927)。由于其著名的“境界”——一个经由美学意味创造出来的统一世界——学说明显吸收了更早的批评家,诸如王夫之、严羽(约1180-1235),甚至司空图(837-908)的直觉理论,他通常被视作属于古典传统中的批评家;然而,王对把文学用作道德说教工具的厌恶,以及他关于文学的自主性、普遍性和永久性的基本设定,却使他成了中国现代诗的先驱者。在说到文学(和艺术)与哲学的先天血缘关系时王认为:“这个世界上最神圣、最宝贵但又最没有用处的就是哲学和艺术……哲学和艺术的目标……是宇宙的真理,而不是时代的真理”(38)。显然是受了伊曼纽.康德的影响,王断言:“美的基本特征……在于它可以被欣赏而不能被利用……虽然我们偶然也会利用一样美的事物,但当一个人陷入对它的美学沉思时,是决不会将其有用性纳入考虑的”(39)。

在同一条理路中,朱光潜(1897-1986),一位五四以来最主要的理论家,把“美感的态度”定义为“无所为而为的玩索”(40),它被看作实用和科学之外的独立存在。虽然朱首肯艺术和生活相关联,但他强调“美感的距离”,这既是艺术创造,也是艺术欣赏的根本所在。诗人、理论家宗白华(1897-1986)差不多同时表达了这样的见解:“美的形式构成使其客体(自然、生活)变成了一种独立、有机的形式,并促使我们凝神探究。凝神探究的首要一步就是距离。距离创造了一个美的世界;它允诺人们达成智力和精神的清明,由此进入美的境界和内心王国。”(41)鲁迅(1881-1936)尽管强调文学艺术和社会历史现实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承认美相对于政治的独立性,正如其著名的论断所言:“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并非全是文艺;……革命之所以于口号、标语、布告、电报、教科书……之外,要用文艺者,就因为它是文艺”(42)。成仿吾(1897-1984),一位与创造社密切协作的诗人-批评家,防卫性地争辨说,文学的挑战并不逊于科学或哲学。他试图赋予文学比当下服务于社会和我们生活的时代更宽广的目标:“文学的美善超出了所有功利主义者的算计,它拥有我们毕生追求的潜在价值。即便它除了一�

参考资料: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何用java替换看不见的字符比如零宽空格​十六进制U+200B
 干货   2023-09-10
网页字号不能单数吗,网页字体大小为什么一般都是偶数
 干货   2023-09-06
java.lang.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4096
 干货   2023-09-06
Noto Sans CJK SC字体下载地址
 干货   2023-08-30
window.navigator和navigator的区别是什么?
 干货   2023-08-23
js获取referer、useragent、浏览器语言
 干货   2023-08-23
oscache遇到404时会不会缓存?
 干货   2023-08-23
linux下用rm -rf *删除大量文件太慢怎么解决?
 干货   2023-08-08
刀郎新歌破世界纪录!
 娱乐   2023-08-01
js实现放大缩小页面
 干货   2023-07-31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百态   2023-07-31
英语学习:过去完成时The Past Perfect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31
Mysql常用sql命令语句整理
 干货   2023-07-30
科学家复活了46000年前的虫子
 探索   2023-07-29
英语学习:过去进行时The Past Continuous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28
meta name="applicable-device"告知页面适合哪种终端设备:PC端、移动端还是自适应
 干货   2023-07-28
只用css如何实现打字机特效?
 百态   2023-07-15
css怎么实现上下滚动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三角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椭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正方形?
 干货   2023-06-28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蜘蛛爬虫ip大全
 干货   2023-06-22
javascript简易动态时间代码
 干货   2023-06-20
感谢员工的付出和激励的话怎么说?
 干货   2023-06-18
 
>>返回首页<<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