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大学里找不到方向----为何总是感觉在虚度--
我想哭----无助的哭--无奈 -无力的哭
参考答案:对于即将进入大学的新生来说,一个重要的问题将是如何适应生活、学习方式的巨大改变,从被家长、老师全面监控到大学放羊状态下的生活转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现在的年轻人被现实困扰得太严重,已经失去了千里之行的想法。如今,现实中有这样一个现象,人们的身体在成长、年龄也在变化,但是当人们的身体成长、年龄增长以后,其心灵、精神不一定成长和成熟,这就产生了很多错位的现象。
所以,在入学之后,寻找恰当的自我目标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认识自己。“如果我们的大学生很聪明,但是他们遇到问题以后变得很脆弱,不能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这说明大学生在认识自我方面有问题,而不是说他们的智力有问题。”
自我的成长所指的不是外在体貌的成长,而是内在的一种成熟,这种成熟用另外一个术语来表示就是发展。
目前,家长普遍认为,孩子选择一个很好的专业,再加上从名牌大学毕业似乎就可以万事大吉、高枕无忧。实际上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很多方面包括你跟人交流的技巧等这些东西在学校是很难有人教给学生的,这就需要学生自我拓展目标,进行自我教育。
从人的角度来说,专业规定也好,课堂设置也好,都是针对学生的共性所进行的。课堂里面所提供的信息是公共的信息,但是从教育规律来说,每个个体是不一样的,每个个体都是有其学习的特殊需求,如果学校不能满足这种需求的话,那就需要学生自己进行探索。
现在大学有一个非常严重的现象,即大学生遇到的问题不被家长、社会所理解。比如学生十年寒窗发奋学习,进入了好的或普通的大学后却开始厌学、失去学习动力,很多家长不理解,很多老师也不理解。实际上,问题是在中学阶段,学生被告知的目标就是上大学,但是没有人告诉他们上大学是为了什么,读大学以后接下来应该怎么去努力。
认识自己需要一个过程,发现自己的兴趣、特长在哪些方面不是一下子可以完成的,所以学生进入大学以后需要一个过程寻找这个目标,这个目标不是一个单纯短时期内可以实现的,而是一个一生的目标。包括我这一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做什么样的事情可以把我的潜能激发出来、做什么样的事情可以让我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等。这些东西都是学生在大学里寻找的目标,当一个学生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才能有动力。
学生是带着激情进入学校,怎么样开始大学生活,学生也是很茫然的。因为生活的转变实在太大,学生一下子从中小学阶段的完全被控制转变到大学生活的完全失控。如果所有的东西都是学生去处理,他会失去兴趣的;如果学生面对的所有事情都有挑战性,则学生又容易产生挫败感。这时候就需要引导学生。
学生也不要过分悲观,可以自己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和解决办法。大学强调的是一种主体性,和中小学灌输式的教育不一样,所以学生要不断激励自己,慢慢从被动状态转变到主动状态来,学会寻找自我、让自我成长、让自己成为独立的人。另外,学生还要注意的一点是,大学的资源非常庞大,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培养自己的资源意识也很重要,不是被动等待,而是积极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