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用的驱虫药
儿童不宜常服驱虫药
在儿童中,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蛲虫等),几乎有95%的儿童都有不同程度感染。因此,对儿童来说,定时化验大便,弄清体内有无寄生虫,有哪种寄生虫,很有必要。有的家长,一发现孩子面黄肌瘦、食欲不振,未经检查便认为有虫,盲目服驱虫药后不见虫体排出,又再服,以致影响了孩子的健康。
驱虫药有很多种,有的对多种寄生虫有效,有的仅对一种寄生虫有效。常用的驱虫药有哌嗪(驱蛔灵)、噻嘧啶(抗虫灵)、左旋咪唑、甲苯咪唑、苦楝皮、乌梅、使君子等,这些药都有一定毒性和副作用,如驱蛔灵虽然毒性低,但常服或过量都可引起头晕、头痛、呕吐及肝功损害,苦楝皮苦寒败胃,过量还可引起中毒死亡。因此,任何一种驱虫药,都不宜经常服,肝肾功能不好、脾胃虚致发生吸奶时被呛得“哇哇”大哭的情况。年轻的父母常为此而惊慌失措,忙点上几滴治鼻阻塞的药——萘甲唑啉(鼻眼净),殊不知,这样处理会引起婴儿中毒。
萘甲唑啉,分浓(0.1%)淡(0.05%)两种,为肾上腺素药物。它有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可使局部血管收缩而通气舒适,常用于急、慢性鼻炎。由于婴儿对药物的耐受力低,加上鼻腔粘膜吸收药物迅速而完全,因此,婴儿滴用萘甲唑啉容易中毒,表现为:面色苍白、嗜睡、呕吐,甚至昏迷等。婴儿鼻塞,如无其他全身症状,应首先用棉签清除鼻内的异物,如仍不通,再滴少许薄荷油,也可用0.5%的麻黄碱滴鼻液少许,还可以用热毛巾敷鼻部及前额,切莫用萘甲唑啉。
两岁儿童莫驱虫
大多数驱虫药用后,需经肝脏分解代谢或经肾脏排泄。2岁以内宝宝的肝、肾等器官发育尚不完善,有的药物会伤害娇嫩的肝、肾脏,因此驱虫药多标明婴儿禁用或慎服字样。
另外,从肠道寄生虫的特点来看,虫卵大都附着于污染的手或蔬菜表面,而寄生虫的感染途径是口。2岁左右的宝宝接触虫卵的机会要少于大龄儿童,他们接触的东西一般局限于家中的物品和玩具。这些东西比较清洁,虫卵相对少或没有。他们吃蔬菜的种类与量也少得多,进入体内的虫卵也相应减少。而且虫卵在体内到长大成虫需要一定的时间,也就是说,待从口入的虫卵长到成虫,孩子也超过了2岁。因此,2岁以下小儿一般不需服用驱虫药。
秋季,歼灭蛔虫的好时机
小宝宝没有干净和脏的概念,任何东西都喜欢放在嘴里尝一尝。如果宝宝有吸吮手指、未洗手就吃东西的习惯,或者吃了未经洗净的蔬菜、水果,就很可能将蛔虫的卵吃到肚子里。
蛔虫的卵进入人体后,首先进入胃肠道,发育成幼虫后。由于幼虫很小,故可钻入肠壁血管,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肝脏、心脏、肺泡毛细血管,在肺泡内长到具有一定活动能力时,又沿着气管和支气管上升到咽喉部,当再次被人吞下后,它第二次进入小肠定居,发育成为成虫。从吞下蛔虫卵到最后在小肠内发育到成虫,整个生长过程约需60-80天。
蛔虫对人体的危害可不小,它具有喜欢钻孔及扭结成团的特点,当它寄居在人体时,能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外科并发症。当大量蛔虫在体内移行时,会引起宝宝发烧、咳嗽、哮喘、严重者还可出现呼吸困难、痰中带血,这就是蛔虫性肺炎的症状。当宝宝因驱虫不当或发烧、胃肠功能紊乱时,蛔虫会钻到胆道或阑尾中,引起胆道蛔虫症或阑尾炎。使患者腹痛难忍。如果蛔虫钻入肝脏,情况更为严重,常常引起肝脓肿,患者可持续高烧寒战、呕吐、右上腹疼痛,肝脏肿大,甚至出现黄疸。蛔虫还可造成肠梗阻。
夏季,人们爱吃瓜果和凉拌菜,食入蛔卵的机会较多。小宝宝喜欢吮吸手指、吃进污染的食物机会甚多,加之胃液酸度较成人低,不能杀死虫卵,因而极易感染蛔虫而得蛔虫病。由于吞入的蛔虫卵在小肠定居恰逢秋季,刚长成的蛔虫还很脆弱,容易驱出,所以,秋季驱蛔虫效果最好。
如果宝宝经常出现腹痛、夜间睡觉磨牙、吃得多反而消瘦、营养不良或在便中、呕吐物中见到有蛔虫,那一定要带宝宝去检查,化验大便。如果是虫卵阳性,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驱虫药。
医生特别提醒:
1.如果是城市家庭的宝宝,平时注意饮食卫生,2岁内不用驱虫。
2.不要私自为宝宝驱虫,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因为在宝宝腹痛时驱虫,可能使蛔虫在腹内乱窜,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3.为了预防蛔虫病的发生,平时要将蔬菜、水果洗净,并教育宝宝不要吮手指、饭前便后要洗手。
4.有些地区保健医或是幼儿园的保健医生会定期为宝宝驱虫,家长要做到心中有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