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自学,才能有好的效果,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第一、正确处理自学和课堂教学的关系。培养自学能力,并不是要脱离教师的教学,脱离教材。作为学生,更重要的是通过与课堂教学的配合来提高自学能力。比如: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来阅读教材、钻研教材、领会教材、掌握教材,就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第二、选择好参考书。提高自学能力,要适当选择一些参考书。参考书分精读和泛读两种。作为精读的参考书,应是有利于加深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和有利于开阔视野、开拓思路,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都较强的书。此外,一般书报杂志,兴之所至,到图书馆、阅览室看看,都是泛读。这样自学,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对提高自学能力很有好处。
第三、在加深理解和提高效率两个方面下功夫。自学时,要深入理解,就得聚精会神,像读课文那样,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深入钻研。要提高效率,就要学会安排时间,选择最佳时间和最适宜的环境,精读最重要的内容。
第四、勤做笔记。勤做读书笔记,是对自学内容加深理解和加强记忆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第五、勤做习题。勤做,并不是把课外读物的所有题目做一遍。这里说的勤做习题,一类是教材上没有考虑到的、设计新颖的题目;一类是对开拓思路很有启发的题目。
第六、勤于思考。在考试时看到试题不假思索,提笔一挥而就的学生,往往是那些失分最多的。什么缘故?不是不会做,而是不会思考。勤于思考,学会思考,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一环。
参考资料: 2005-9-15 科学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