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直都叫中国么
是这么回事么?还是每个朝代都有着和自己朝代名称相同的国家的名字?
参考答案:首先要明白,古代与今天的语言概念差别甚大。
在古代中国人的思想中,只有“天下”,天下的统治者是皇帝,皇帝的办事机构是“朝廷”。而“中国”不过是中央直属地区,中国的四周就是藩属,是拱卫“中国”的。
古代的“国”,最狭隘的含义是城。李白诗歌中有“去国远游”,不是指出国,而是指离开家乡。
起码从西周开始(夏、商的情况不清楚),国是地方政权设置,从属于中央政权(朝)。从汉武帝开始,国的权力被缩小了,几乎是今天的自治区,但是行政级次仅相当于地级市。
每一个王朝都自诩为正统,以“中国”自居,但是各有其朝代的名号。又由于大多数朝代的中央政权在中原地区,中国的含义也就接近于中原了。
直至辛亥革命之后成立的“中华民国”,才正式简称“中国”。当初称“中国”也还有与清朝争正统的意思。认为满清是边鄙民族,革命党的民国才是正宗的“中国”。这与传统的含义有相当的接近。
1949年成立的新中国,已经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正统”含义了。因为五四运动之后的新文化运动,大量引进欧洲学术思想,国家、民族、政府等方面的概念有了本质的变化,产生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学术概念。这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设立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至于China的来源,则比较复杂,不多论述。最早在《圣经》中已经有了这个词语,含义是东方某地。所以说,瓷器、茶、丝绸等说法不足为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