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处于一个什么心理阶段?
各位高手能说多少就说多少.主要关于着一阶段的心理特征
参考答案:一、自我意识:客体与主体
初中学生受小学保姆型教育的影响,视教师为权威,在教育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着被动的客体身份,易受师说感染,习惯依赖“拐杖”蹒珊学步。高中学生逐步适应中学疏导型教育方式,羽毛渐丰,自我意识增强,作为受教育者,易进入客体角色,但在许多教育活动中也能独立发挥主体作用,日臻成熟老练。
教育工作者应不失时机地注视这一变化进程,掌握“火候”,运用教师主导作用原则,授业、解惑、示范、指导、组织、检查诸方面学会从“教”到“导”,从“牵”到“引”,设置情景,提供条件,使其学会反“客”为“主”,发挥双重身份,以提高学生参与兴趣、激发学习自觉性。
二、认识水平:感性与理性
在认识事物水平上,初中生与高中生亦有明显差异,前者一般易产生感性认识,即运用眼、耳、鼻、舌、身等官能发挥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应信息;后者则能运用“心之官”,对感性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上升到理性认识比较贴近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当然,再升华到形成系统理论,还有待更进一步提高。
作为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力戒急于求成,随学生年龄年级的增高采用不同对策,作出不同要求,循循善诱,使之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一飞跃,人教社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教科书在这方面做出了可贵的尝试,如《中国历史》课本根据初一学生认识水平的实际,图文并茂,详略得当,课后练习思考题的难度及份量也不大,在启发学生认识历史人物、事实同时培养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爱国主义思想上完全适合学生认识能力实际,可望能使初一历史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思维方式:形象与抽象
与认识水平差异相联系,思维方式上不同阶段也有差异。初中生与小学生相比,多了心眼,但思维方式仍摆脱不了形象性、定向性;高中生随着知识面的拓展,思维活动增多,思维方式向抽象、发散的方向进展。如教师画一圆圈让学生认识:前者可能答案是“圆”、“太阳”、“月饼”;后者则可能回答成:一动点到一定点等距离的轨迹。“球的剖面”、“当几趋向于“∞”时的正几边形”……所以教师启发学生思维时一定要看对象,方法得当。在初中阶段多采用“形象性原则”,如用动作手势,联系实际,电化教学手段和形象性语言,使抽象变具体,理性化感性,深奥成通俗,复杂为简单。在高中阶段,则要多用“启发性原则”,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探索思考,举一反三,巧设悬念,诱“敌”深入。
如果教学是一幕话剧,老师要由演员变成导演,学生则由观众变成演员,从而使学生具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能力。
四、心理定势:求同与求异
我国古代的儒学教育一方面造就了教师的权威,另一方面又禁锢了学生的思想。师道尊严客观上造就了学生求同心理,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思想单纯,易被同化。时至今日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尚存,在中学阶段,初中学生对教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易产生“同步效应”、“集肤效应”,既便于管理也有利于教学,但容易埋没人才,不能使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脱颖而出。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能明察秋毫、慧眼识才,善做“伯乐”。高中学生随着知识、信息的增多,思维方式的变化,渐露出求异心理,他们不再人云亦云,鹦鹉学舌,而往往有独到见解,上下求索,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可喜现象。如一道题目多个解题思路,一个问题,多种认识角度,引导得法,能迸发出智慧之花,孕育出科学之果。因而,要调节好“频道”,减少“指令”性,加强“指导”性,为学生迷津指路,化腐朽为神奇。走出一条求是创新的教育新路。
五、评价态度:肯定与否定
有人总结出学生认识的“三部曲”小学生:“老师说……”;中学生:“书上讲……”;大学生:“我认为……”;这说明学生随着年龄、知识、阅历增长,对老师(包括间接老师----书本知识)的信度呈递减趋势,并变得越来越自信。中学生虽处中间阶段,但同样有个渐变过程,对师、书、我有不同的区分度:初中生眼里,教师迷惑度大一些,特别是知能合一的老师易受崇拜。这样,老师要取信于学生,必须不断地完善、充实自己,同时要完成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学会“让贤”,解放自我,由“填鸭”喂食到赶鸭下水觅食。
高中生心目中,书本比教师可靠,枯燥的教育教学方法会使其失望甚至反感,平辅直述浅显的提问不屑一顾。少数学生甚至我行我素,消极对抗。老师洋洋洒洒娓娓道来,他不知所云心猿意马如坠云雾山中,往往形成教学脱轨情绪对立,出现严重的偏科跛腿倾向。这要求教师不仅需要有精通渊博的知识,还要有实战必需的“十八般武艺”改进教法,传授学法,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正确引导学生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进行“扬弃”,运用多种调适手段,搞活教学氛围,促进教学过程的良性循环。
六、应用能力:仿造与创造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而学生的学又是为了应用。这里指的应用是广义的,既有日后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也包括学习过程中对己学知识的应用,而后者更有现实意义。中学生应用能力在初、高中不同阶段有明显差异,初中生有较强的仿造能力,而高中生表现出较突出的创造性特点。如理化实验,前者可以在教师演示后模仿做学生实验。后者则可能设计或改进某项实验的部分或其中环节;又如作文,前者习惯于对范文的仿写,后者则能较好地进行不同体裁、不同题材的改写或命题作文,并在立意上注重创新;再如演算习题,前者多善于比照例题单向推理,后者就可能发散思维,走出令人膛目结舌的捷径;在书法、美术习作方面或课余活动组织安排上亦表现出不同特色。因而作为他们的指导者必须循序渐进,做出切合实际的估价和不同要求,因势利导,不能操之过急,同时多创设一些实践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摸索规律,发挥聪明才智,实现从仿造到创造的嬗变进程。
七、行为习惯:自发与自觉
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首要任务。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代之一,也是可塑性最大的阶段之一,因而在中学阶段“扶危定倾”,“实为神圣之天职”(扬昌济语)。中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形成过程如前大方面一样,在初中与高中表现出不同,有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前者兴趣广泛,分辨是非能力差,受社会环境影响大,易受腐蚀而导致不良行为发生甚至走上歧途,社会上大量少年犯罪案例说明了这一点。
后者随着道德、法律方面知识增多,是非观念增强,世界观开始形成而具有自制力,但也可能因主客观条件不利导致自暴自弃或其它不良行为发生。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运用教育性原则,把教书育人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就初中生而言。要求上明确具体,方式上灵活多样,时间上常抓不懈。对高中生而言,一要严格要求,二要以理服人,三要尊重学生人格,四要发挥师表作用,总之均要行之有效、持之以恒,以疏导为主,以正面教育为主。这样才能“长善而救其失。”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只要我们真正了解学生爱护学生,用教书一样的责任感去育人,我们这些“灵魂工程师”就一定称职合格乃至优秀。
综上所述,不同阶段学生有不同特点,教育上要区别对待,才能“有的放矢”,减少无用功,值得提及的是,同一阶段学生有共性,也有个性,城乡之别,优次之差,环境之异同样要考虑,否则不承认整体性中差异性,仍不能真正“因材施教”,有愧为人师。
参考资料: